【数据库】数据库视频总结(二)
第三章 管理数据库
1、数据库组成
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用户与角色、其他部分(索引,约束,规则)。
一个数据库中有一个数据库关系图,主要是外键关系。
主要是熟悉数据库的一些组成。但是因为是安装的问题,有一些的组成是无法打开的。
2、创建数据库
2.1、使用管理工具
打开SQL,新建数据库。
2.2、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
3、查看数据库状态
使用目录视图:直观的查看
使用函数:查看具体的属性值
使用系统存储过程:调用模板数据库
4、修改数据库 Alter database
直接在目录上修改,选中重命名就可以。
需要数据文件也跟着修改,在属性中进行修改,对各个设置进行修改。
5、删除数据库
5.1、右击删除—选择对象—关闭连接、删除备份。
5.2、使用drop命令。
Drop database 使用master数据库进行删除其他的数据库,不可使用当前数据库删除当前数据库。
数据库为一个英文名称,删除过程需要小心。
6、分离和附加数据库
达到复制黏贴的目的。
分离是从实例中删除,但是不会删除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
无法分离数据库的条件:已复制并已发布的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在数据库快照(正在使用);数据库处于未知状态。
附加:将当前数据库以外的数据库附加到当前数据库实例中。附加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库文件都是可以使用的。
需要指定附加的文件的路径。
分离过程选择更新状态和删除连接。分离之后就可以直接复制黏贴了,操作完成之后再附加。
7、收缩数据库
任务—收缩—数据库or文件—
查看属性可以查看是否收缩完成。
收缩文件选择日志文件。
8、数据库快照
定义:数据快照是数据库时刻的静态呈现。快照是不会随着数据库的改变而改变的。
起因:数据库中的数据随着操作不断的变化,在查询过程中需要规定一个时间,来查询这个时间之前的数据。
使用数据快照可以查看数据备份。
优点:维护历史记录、生成报表,可以访问特定时间的数据;将查询实施在快照上面;加快恢复数据的效率;
创建方式:每24个小时滚动创建6到12个快照,创建一个新的快照就会删除最早的一个快照。
限制条件:不能对数据库进行删除、分离和还原;源数据库的性能受影响;源数据库处于在线状态。
创建数据库快照
如何从数据库快照文件中恢复数据
9、复制数据库
任务—复制—复制数据库向导—源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完成、刷新。
使用分离附加方法,(速度快,需要脱机);
使用SQL管理对象方法(速度慢,可以保持联机)。
欢迎斧正~
文章来源: blog.csdn.net,作者:张艳伟_Laur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blog.csdn.net/Laura__zhang/article/details/100760422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