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v6.0为何引入多线程?

举报
上善若水. 发表于 2022/07/25 21:38:15 2022/07/25
【摘要】 Redisv6.0为何引入多线程?

优势

每修改同步:appendfsync always 同步持久化,每次发生数据变更会被立即记录到磁盘,性能较差但数据完整性比较好
每秒同步:appendfsync everysec 异步操作,每秒记录,如果一秒内宕机,有数据丢失
不同步:appendfsync no 从不同步
劣势

相同数据集的数据而言aof文件要远大于rdb文件,恢复速度慢于rdb
aof运行效率要慢于rdb,每秒同步策略效率较好,不同步效率和rdb相同
如何选择RDB和AOF

如果是数据不那么敏感,且可以从其他地方重新生成补回的,那么可以关闭持久化。
如果是数据比较重要,不想再从其他地方获取,且可以承受数分钟的数据丢失,比如缓存等,那么可以只使用RDB。
如果是用做内存数据库,要使用Redis的持久化,建议是RDB和AOF都开启,或者定期执行bgsave做快照备份,RDB方式更适合做数据的备份,AOF可以保证数据的不丢失。
Redis4.0 对于持久化机制的优化

Redis4.0相对与3.X版本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4.0添加了新的混合持久化方式。
优势:混合持久化结合了RDB持久化 和 AOF 持久化的优点, 由于绝大部分都是RDB格式,加载速度快,同时结合AOF,增量的数据以AOF方式保存了,数据更少的丢失。

劣势:兼容性差,一旦开启了混合持久化,在4.0之前版本都不识别该aof文件,同时由于前部分是RDB格式,阅读性较差。
Redisv6.0为何引入多线程?
很简单,就是 Redis的网络 I/O 瓶颈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业务系统所要处理的线上流量越来越大,Redis的单线程模式会导致系统消耗很多 CPU 时间在网络 I/O 上从而降低吞吐量,要提升 Redis的性能有两个方向:

优化网络 I/O 模块
提高机器内存读写的速度
后者依赖于硬件的发展,暂时无解。所以只能从前者下手,网络 I/O 的优化又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零拷贝技术或者 DPDK 技术
利用多核优势
零拷贝技术有其局限性,无法完全适配 Redis这一类复杂的网络 I/O 场景,更多网络 I/O 对 CPU 时间的消耗和 Linux 零拷贝技术。而 DPDK 技术通过旁路网卡 I/O 绕过内核协议栈的方式又太过于复杂以及需要内核甚至是硬件的支持。

因此,利用多核优势成为了优化网络 I/O 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