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胞自动机】基于matlab元胞自动机超车换道【含Matlab源码 359期】

举报
海神之光 发表于 2022/05/29 05:50:25 2022/05/29
【摘要】 一、元胞自动机简介 1 元胞自动机发展历程 最初的元胞自动机是由冯 · 诺依曼在 1950 年代为模拟生物 细胞的自我复制而提出的. 但是并未受到学术界重视. 1970 年, 剑桥大学的约翰 · 何顿 ...

一、元胞自动机简介

1 元胞自动机发展历程
最初的元胞自动机是由冯 · 诺依曼在 1950 年代为模拟生物 细胞的自我复制而提出的. 但是并未受到学术界重视.
1970 年, 剑桥大学的约翰 · 何顿 · 康威设计了一个电脑游戏 “生命游戏” 后, 元胞自动机才吸引了科学家们的注意.

1983 年 S.Wolfram 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对初等元胞机 256 种 规则所产生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用熵来描述其演化行 为, 将细胞自动机分为平稳型, 周期型, 混沌型和复杂型.

2 对元胞自动机的初步认识
元胞自动机(CA)是一种用来仿真局部规则和局部联系的方法。典型的元胞自动机是定义在网格上的,每一个点上的网格代表一个元胞与一种有限的状态。变化规则适用于每一个元胞并且同时进行。典型的变化规则,决定于元胞的状态,以及其( 4 或 8 )邻居的状态。

3 元胞的变化规则&元胞状态
典型的变化规则,决定于元胞的状态,以及其( 4 或 8 )邻居的状态。

4 元胞自动机的应用
元胞自动机已被应用于物理模拟,生物模拟等领域。

5 元胞自动机的matlab编程
结合以上,我们可以理解元胞自动机仿真需要理解三点。一是元胞,在matlab中可以理解为矩阵中的一点或多点组成的方形块,一般我们用矩阵中的一点代表一个元胞。二是变化规则,元胞的变化规则决定元胞下一刻的状态。三是元胞的状态,元胞的状态是自定义的,通常是对立的状态,比如生物的存活状态或死亡状态,红灯或绿灯,该点有障碍物或者没有障碍物等等。

6 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规则
定义:
6.1 元胞分布于一维线性网格上.
6.2 元胞仅具有车和空两种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二维元胞自动机——生命游戏
定义:
7.1 元胞分布于二维方型网格上.
7.2 元胞仅具有生和死两种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元胞状态由周围八邻居决定.
规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骷髅:死亡;笑脸:生存
周围有三个笑脸,则中间变为笑脸
少于两个笑脸或者多于三个,中间则变死亡。

8 什么是元胞自动机
离散的系统: 元胞是定义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上的, 并且元 胞的状态是有限.
动力学系统: 元胞自动机的举止行为具有动力学特征.
简单与复杂: 元胞自动机用简单规则控制相互作用的元胞 模拟复杂世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 构成要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元胞 (Ce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元胞是元胞自动机基本单元:
状态: 每一个元胞都有记忆贮存状态的功能.
离散: 简单情况下, 元胞只有两种可能状态; 较复杂情况下, 元胞具有多种状态.
更新: 元胞的状态都安照动力规则不断更新.
(2)网格 (Lattice)
不同维网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常用二维网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邻居 (Neighborhoo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边界 (Boundar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反射型:以自己作为边界的状态
吸收型:不管边界(车开到边界就消失)

(5)规则(状态转移函数)
定义:根据元胞当前状态及其邻居状况确定下一时刻该元胞状态的动力学函数, 简单讲, 就是一个状态转移函数.
分类 :
总和型: 某元胞下时刻的状态取决于且仅取决于它所有邻居 的当前状态以及自身的当前状态.
合法型: 总和型规则属于合法型规则. 但如果把元胞自动机 的规则限制为总和型, 会使元胞自动机具有局限性.
(6)森林火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绿色:树木;红色:火;黑色:空地。
三种状态循环转化:
树:周围有火或者被闪电击中就变成火。
空地:以概率p变为树木
理性分析:红为火;灰为空地;绿是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元胞三种状态的密度和为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火转化为空地的密度等于空地转换为树的密度(新长出来的树等于烧没的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是闪电的概率:远远小于树生成的概率;T s m a x T_{smax}T smax
​是一大群树被火烧的时间尺度
程序实现
周期性边界条件
购进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的数字为编号
构建邻居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矩阵中的数字编号,对应原矩阵相同位置编号的上邻居编号,一 一对应
同样道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交通概念
车距和密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流量方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守恒方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时空轨迹(横轴是空间纵轴为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红线横线与蓝色交点表示每个时间车的位置。
如果是竖线则表示车子在该位置对应的时间

宏观连续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常用的规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红色条表示速度是满的。

1 加速规则:不能超过v m a x ( 2 格 / s ) v_{max}(2格/s)v
max(2格/s)
2 防止碰撞:不能超过车距

理论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分析: 密度与流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个图:横坐标是归一化后的密度,纵坐标是车流量。第二个图:理论值与CA的结果

结果分析: 时空轨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间的深色区域是交通堵塞的区域。

二、部分源代码

clear all
%build the GUI
%define the plot button
plotbutton=uicontrol('style','pushbutton',...
'string','Run', ...
'fontsize',12, ...
'position',[100,400,50,20], ...
'callback', 'run=1;');
%define the stop button
erasebutton=uicontrol('style','pushbutton',...
'string','Stop', ...
'fontsize',12, ...
'position',[200,400,50,20], ...
'callback','freeze=1;');
%define the Quit button
quitbutton=uicontrol('style','pushbutton',...
'string','Quit', ...
'fontsize',12, ...
'position',[300,400,50,20], ...
'callback','stop=1;close;');
number = uicontrol('style','text', ...
'string','1', ...
'fontsize',12, ...
'position',[20,400,50,20]);
%CA setup
n=100; %数据初始化
stepnumber=1;
z=zeros(2,n); %元胞个数

%%%%%%%%%%%%%%%%%%%%统计数据%%%%%%%%%%%%%%%%%%%%%%%%%%%%
CarNum=0;
PCar=0.2;
vav=0;
Vrec=zeros(1,1000);
x=1; %记录速度和车辆位置
memor_cells1=zeros(100,n);
memor_v1=zeros(100,n);
y=1; %记录速度和车辆位置
memor_cells2=zeros(100,n);
memor_v2=zeros(100,n);

%%%%%%%%%%%%%%%%%%%%%%%%%%%%%%%%%%%%%%%%%%%%%%%%%%%%%%%

z(1,:)=roadstart(z(1,:),2); %道路状态初始化,路段上随机分布2z(2,:)=roadstart(z(2,:),8); %道路状态初始化,路段上随机分布8辆
cells=z;
vmax=5; %最大速度
vav=3;
v=zeros(2,n); %元胞个数
v(1,:)=speedstart(cells(1,:),vmax+2); %速度初始化
v(2,:)=speedstart(cells(2,:),vav); %速度初始化
imh=imshow(cells); %初始化图像白色有车,黑色空元胞
set(imh, 'erasemode', 'none')
axis equal
axis tight
stop=0; %wait for a quit button push
run=0; %wait for a draw
freeze=0; %wait for a freeze(冻结)



while (stop==0)
      if(run==1)
          
          a=searchleadcar(cells(1,:));
          b=searchlastcar(cells(1,:));
         [cells(1,:),v(1,:),CarNum]=border_control(cells(1,:),a,b,v(1,:),vmax,CarNum,PCar);
          i=searchleadcar(cells(1,:)); %搜索首车位置
          for j=1:i
               if i-j+1==n
                  [z(1,:),v(1,:)]=leadcarupdate(z(1,:),v(1,:));
                   continue;
               else 
                   %======================================加速、减速、随机慢化

                   if cells(1,i-j+1)==0; %判断当前位置是否非空
                   continue;
                   else v(1,i-j+1)=min(v(1,i-j+1)+1,vmax); %加速
                        %=================================减速
                        k=searchfrontcar((i-j+1),cells(1,:)); %搜素前方首个非空元胞位置
                        if k==0; %确定与前车之间的元胞数
                           d=n-(i-j+1);
                        else
                            d=k-(i-j+1)-1;
                        end
                        
                        k2=searchfrontcar((i-j+1),cells(2,:)); %搜素右前方首个非空元胞位置
                        if k2==0; %确定与前车之间的元胞数
                           d2=n-(i-j+1);
                        else
                            d2=k2-(i-j+1)-1;
                        end
                        %%%%%%%%%%%%%%%%%%%%%%%%%%%%%%%%%%%%%%%%%%%%%%%%%%%%%%%

z(1,:)=roadstart(z(1,:),2); %道路状态初始化,路段上随机分布2z(2,:)=roadstart(z(2,:),8); %道路状态初始化,路段上随机分布8辆
cells=z;
vmax=5; %最大速度
vav=3;
v=zeros(2,n); %元胞个数
v(1,:)=speedstart(cells(1,:),vmax+2); %速度初始化
v(2,:)=speedstart(cells(2,:),vav); %速度初始化
imh=imshow(cells); %初始化图像白色有车,黑色空元胞
set(imh, 'erasemode', 'none')
axis equal
axis tight
stop=0; %wait for a quit button push
run=0; %wait for a draw
freeze=0; %wait for a freeze(冻结)



while (stop==0)
      if(run==1)
          
          a=searchleadcar(cells(1,:));
          b=searchlastcar(cells(1,:));
         [cells(1,:),v(1,:),CarNum]=border_control(cells(1,:),a,b,v(1,:),vmax,CarNum,PCar);
          i=searchleadcar(cells(1,:)); %搜索首车位置
          for j=1:i
               if i-j+1==n
                  [z(1,:),v(1,:)]=leadcarupdate(z(1,:),v(1,:));
                   continue;
               else 
                   %======================================加速、减速、随机慢化

                   if cells(1,i-j+1)==0; %判断当前位置是否非空
                   continue;
                   else v(1,i-j+1)=min(v(1,i-j+1)+1,vmax); %加速
                        %=================================减速
                        k=searchfrontcar((i-j+1),cells(1,:)); %搜素前方首个非空元胞位置
                        if k==0; %确定与前车之间的元胞数
                           d=n-(i-j+1);
                        else
                            d=k-(i-j+1)-1;
                        end
                        
                        k2=searchfrontcar((i-j+1),cells(2,:)); %搜素右前方首个非空元胞位置
                        if k2==0; %确定与前车之间的元胞数
                           d2=n-(i-j+1);
                        else
                            d2=k2-(i-j+1)-1;
                        end
                        
                        k3=searchbehindcar((i-j+1),cells(2,:)); %搜素右后方首个非空元胞位置
                        d3=(i-j+1)-k3;

                        
                        
                        if (v(1,i-j+1)-d>0 & d2>v(1,i-j+1) & v(2,k3)<d3 & v(1,i-j+1)>v(1,k) & i-j+1>5);       %超车  规则(1、后车速度>与前车距离;2、后车速度<左前车距离;3、左后车速度<左后车距离)                                 
                            v(1,i-j+1)=v(1,i-j+1);
                            %v(2,i-j+1)=min(v(2,i-j+1),d);
                            v(1,i-j+1)=randslow(v(1,i-j+1));
                            new_v=v(1,i-j+1); 
                           
                           if i-j+1+new_v<100
                                %更新车辆位置
                               z(1,i-j+1)=0;                    
                               z(2,i-j+1+new_v)=1;
                              %更新速度
                              v(1,i-j+1)=0;
                              v(2,i-j+1+new_v)=new_v;    
                           else
                               v(1,i-j+1)=min(v(1,i-j+1),d);
                               v(1,i-j+1)=randslow(v(1,i-j+1));
                               new_v=v(1,i-j+1);
                               z(1,i-j+1)=0;
                               z(2,i-j+1+new_v)=1;
                              %更新速度
                              v(1,i-j+1)=0;
                              v(2,i-j+1+new_v)=new_v; 
                           end
                        else                       %不超车,仅减速
                            v(1,i-j+1)=min(v(1,i-j+1),d);
                            %==============================%减速
                            %随机慢化
                            v(1,i-j+1)=randslow(v(1,i-j+1));
                            new_v=v(1,i-j+1);                       
                           %======================================加速、减速、随机慢化

                           %更新车辆位置
                           z(1,i-j+1)=0;                    
                           z(1,i-j+1+new_v)=1;
                          %更新速度
                          v(1,i-j+1)=0;
                          v(1,i-j+1+new_v)=new_v;
                        end              
                   end
               end
          end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三、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matlab版本及参考文献

1 matlab版本
2014a

2 参考文献
[1] 包子阳,余继周,杨杉.智能优化算法及其MATLAB实例(第2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张岩,吴水根.MATLAB优化算法源代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数学建模】元胞自动机.博主:二进制 人工智能

文章来源: qq912100926.blog.csdn.net,作者:海神之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qq912100926.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3922464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