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算法】烟花优化算法(FWA)【含Matlab源码 1079期】

举报
海神之光 发表于 2022/05/29 03:34:30 2022/05/29
【摘要】 一、获取代码方式 获取代码方式1: 完整代码已上传我的资源:【优化算法】烟花优化算法(FWA)【含Matlab源码 1079期】 获取代码方式2: 通过订阅紫极神光博客付费专栏,凭支付凭证,私信博主...

一、获取代码方式

获取代码方式1:
完整代码已上传我的资源:【优化算法】烟花优化算法(FWA)【含Matlab源码 1079期】

获取代码方式2:

通过订阅紫极神光博客付费专栏,凭支付凭证,私信博主,可获得此代码。

备注:
订阅紫极神光博客付费专栏,可免费获得1份代码(有效期为订阅日起,三天内有效);

二、烟花算法简介

1 烟花算法
烟花算法是由谭营教授等人于2010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群体优化算法[6],该算法容易实现,鲁棒性较好,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7]。烟花算法由爆炸算子、变异算子、选择策略和映射规则四部分组成。
爆炸算子主要由爆炸强度决定。在实际烟花爆炸过程中,烟花每次爆炸都会产生许多火花,烟花算法中利用爆炸强度使不同适应度的烟花产生不同数目的火花,这样可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使算法尽可能探索搜寻整个可行解的空间。爆炸生成的烟花数目和爆炸半径计算方式分别如公式(4)和公式(5)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式中:Si为第i个烟花爆炸产生的火花数目;m和d为常数;f(xi)为个体适应度的值;Ymax和Ymin分别是当前群体适应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ε为一个极小的数,防止公式无意义。
烟花在爆炸后,需要对爆炸火花进行位移操作和变异操作。本文采用随机位移的方法对火花进行维度的更新。变异操作是为了扩展寻优空间和增加种群的多样性,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本文采用高斯变异生成变异火花,计算如公式(6)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e服从均值为1、方差为1的高斯分布。
变异操作之后,火花多样性增加,由选择策略选择下一代烟花,本文采用标准烟花算法中的基于曼哈顿距离的选择策略,计算如公式(7)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式中:d(xi,xj)为两个火花间的曼哈顿距离。
综上,烟花算法的主要流程如下:(1)初始化烟花位置和参数;(2)计算所有烟花的适应度和爆炸半径、火花数目,生成变异火花;(3)使用选择策略选择下一代烟花,循环执行(2),直到满足条件。

2 FWA算法框架
烟花算法的算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部分源代码

%烟花算法进行函数优化
%fitness适应度函数,N烟花数,D变量维数,M变异火花数,Er爆炸半径,En爆炸数目
%LB,UB分别为变量上下界,T为迭代次数,a,b为爆炸数目限制因子
clear;clc
N=100;   % N烟花数
D=2;     % D变量维数
M=5;     % M变异火花数
En=6;    % En爆炸数目
Er=5;    % Er爆炸半径
a=0.3;   % a,b为爆炸数目限制因子
b=0.6;
T=500;   % T为迭代次数

%求最大值变量上下界
LB=[-5.12,-5.12];
UB=[5.12,5.12];

%随机在解空间初始化N个烟花位置
x = zeros(N,D);
for i=1:N
    x(i,:)=LB+rand(1,D).*(UB-LB);
end
%循环迭代
E_Spark=zeros(T,D,N);
Fit = zeros(1,N);
F = zeros(1,T);
for t=1:T
    %计算每个烟花适应度值
    for i=1:N
        Fit(i)=fitness(x(i,:));
    end
    [F(t),~]=min(Fit);
    Fmin=min(Fit);
    Fmax=max(Fit);
    %计算每个烟花的爆炸半径E_R和爆炸数目E_N以及产生的爆炸火花
    E_R = zeros(1,N);
    E_N = zeros(1,N);
    for i=1:N
        E_R(i)=Er*((Fit(i)-Fmin+eps)/(sum(Fit)-N*Fmin+eps));  %爆炸半径
        E_N(i)=En*((Fmax-Fit(i)+eps)/(N*Fmax-sum(Fit)+eps));  %爆炸数目
        if E_N(i)<a*En    % 爆炸数目限制
            E_N(i)=round(a*En);
        elseif E_N(i)>b*En
            E_N(i)=round(b*En);
        else
            E_N(i)=round(E_N(i));
        end
        %产生爆炸火花 E_Spark
        for j=2:(E_N(i)+1)              % 第i个烟花共产生E_N(i)个火花
            E_Spark(1,:,i)=x(i,:);      % 将第i个烟花保存为第i个火花序列中的第一个,爆炸产生的火花从序列中的第二个开始存储(即烟花为三维数组每一页的第一行)
            h=E_R(i)*(-1+2*rand(1,D));  % 位置偏移
            E_Spark(j,:,i)=x(i,:)+h;    % 第i个烟花(三维数组的i页)产生的第j(三维数组的j行)个火花
            for k=1:D   %越界检测
                if E_Spark(j,k,i)>UB(k)||E_Spark(j,k,i)<LB(k)  %第i个烟花(三维数组的i页)产生的第j个火花(三维数组的j行)的第k个变量(三维数组的k列)
                    E_Spark(j,k,i)=LB(k)+rand*(UB(k)-LB(k));   %映射规则
                end
            end
        end
    end
    %产生高斯变异火花Mut_Spark,随机选择M个烟花进行变异
    Mut=randperm(N);          % 随机产生1-N内的N个数
    for m1=1:M                % M个变异烟花
        m=Mut(m1);            % 随机选取烟花
        for n=1:E_N(m)
            e=1+sqrt(1)*randn(1,D); %高斯变异参数,方差为1,均值也为11*D随机矩阵
            E_Spark(n,:,m)=E_Spark(n,:,m).*e;
            for k=1:D   %越界检测
                if E_Spark(n,k,m)>UB(k)||E_Spark(n,k,m)<LB(k)  %第i个烟花(三维数组的i页)产生的第j个火花(三维数组的j行)的第k个变量(三维数组的k列)
                    E_Spark(n,k,m)=LB(k)+rand*(UB(k)-LB(k));   %映射规则
                end
            end
        end
    end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四、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matlab版本及参考文献

1 matlab版本
2014a

2 参考文献
[1] 包子阳,余继周,杨杉.智能优化算法及其MATLAB实例(第2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张岩,吴水根.MATLAB优化算法源代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周品.MATLAB 神经网络设计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陈明.MATLAB神经网络原理与实例精解[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方清城.MATLAB R2016a神经网络设计与应用28个案例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文章来源: qq912100926.blog.csdn.net,作者:海神之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qq912100926.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8422333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