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IoT】读书笔记之《万物互联:物联网核心技术与安全》第0章
第0章,究竟什么是物联网。
0.1聪明的咖啡壶
接触过物联网的同学们都会听老师讲过物联网的起源,这就是特洛伊咖啡壶的故事。1991年,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工作时,总需要走下两层楼梯来看咖啡煮好了没有,但经常空手而归,所以这些科学家们非常苦恼。(就像是炖了一锅肉,很饿,总看炖好了没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咖啡壶旁边安装了一个便捷式摄像机,图像以每秒3帧的速率传输到实验室的计算机上,方便随时查看。到了93年,这套“咖啡观测”系统通过实验室网站连接到了互联网,引发了全球互联网用户的热捧,近240W人点击过该网站,数万人致信希望有机会亲眼看一下这个咖啡壶,最终这个咖啡壶以高价拍卖。
现在随着物联网的普及,一些智慧校园的建设也可以看见“咖啡壶”的身影,比如自己的孩子入校之后,会有信息提示发送到家长与老师的终端上,这一个个学生就像是“咖啡壶”们,有这样的一个观测系统在,可以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
0.2植入的标签
书中以007手臂中植入的电子射频芯片为引入,射频芯片在现下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身份证,公交卡,门禁卡等等。标签携带大量信息,也广泛应用于商品、车票、书籍等等,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可见二维码的身影。(友情提示:切勿扫取陌生的二维码哦)
如今,我们乘坐高铁出行,已经无需纸质车票,刷身份证即可进站乘车,这是将我们个人的购票信息与身份证绑定,在闸机读取我们身份证信息时,可以获取车次、车位等购票信息。
文中还提及到皮下射频识别芯片相应的“小型胶囊”长12mm,直径为2mm,采用良好生物适应性的SCHOTT8625玻璃制作完成,这种胶囊内置一种通信芯片,能把近距离通信(NFC)和射频识别很好的结合,用于解锁、传输名片等场景。
03不停车的ETC
说到ETC,大家并不陌生,比如我,虽然没有车,但是通过社会新闻“蹭ETC”而得知ETC的概念,当然这类新闻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种技术本身。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指在车辆进入收费站时,通过识别车载标签设备从而实现对车辆的识别,信息的写入,在高速的出口,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账户扣除相应的资金。这种技术也一直不断优化和普及,包括但不限于道路,桥梁和隧道等等。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片式ETC电子标签”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车辆身份管理和公路电子收费用户卡的有机整合,可实现车辆进入ETC通道时,收费站管理系统自动核对车辆信息,这为车联网也提供了一种思路。
04思考
把“物”的对象扩展,通过标签技术、嵌入技术、智能技术等,让物聪明到能和我们交流,即让终端智能起来,不再是“哑巴”。
把“网”升级,使网络成为承载交流信息、翻译人与物、物与物语言的工具,丰富网络接入,更好地实现物物相连,万物互联。
05安德的游戏
根据科幻小说而改编的同名电影《安德的游戏》,我已经看了至少两遍,不包括看电影解说,非常棒的一部科幻电影,没有看过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安利给你们。在这部影片中,全息投影般的训练,人机合一的实战,真正的虚拟现实场景,非常引人注目,也给人以无限遐想。
看起来与VR(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类似,或许我们宇航员、飞行员早就利用此技术开展训练,当然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比如驾照的模拟考试,练车等等。
心理世界、人机交互、实战场景的融合让我们对未来物联网充满期待,那将是人与物一体化感知与行动。
最后,本章作为物联网学习的引入,没有必要对物联网概念溯源做深究,了解前世,是为了今生,更是为了将来。当然,物联网认证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相关的试题,比如物联网概念最早源于哪一年?特洛伊咖啡壶模型是否为完备的物联网模型?这两个问题,大家有兴趣可以思考一下,咱们下章见!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