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服务器端API原理及示例讲解(接口开发)

举报
lxw1844912514 发表于 2022/03/27 01:49:39 2022/03/27
【摘要】 http://www.jb51.net/article/136816.htm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PHP服务器端API原理及示例讲解(接口开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信大家都做过PHP请求API接口获取数据,比如淘宝API,微信公众平台,天气查询,快递查询等,有的需要参照接口文档...

http://www.jb51.net/article/136816.htm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PHP服务器端API原理及示例讲解(接口开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信大家都做过PHP请求API接口获取数据,比如淘宝API,微信公众平台,天气查询,快递查询等,有的需要参照接口文档根据签名算法构造sign(签名),或者设置token,然后通过curl发送POST请求带上参数,获得返回数据,一般是json或者xml格式。

但是现在的情况反过来了,我们要开发PHP服务器端的API接口,也就是别人请求我们,我们验证请求合法性,并查询数据返回。

这种情况其实在手机app开发中用到,手机APP应用往往需要请求PHP接口获取数据,不过这个请求一般是不用经过验证的,根据不同的功能请求不同的url,通常也是get方式传参数直接获取数据。

 

本文简单讲讲服务器端验证请求合法性的方法,和接收参数的方式。

简单的get请求如:http://www.demo.com/api/get_cat?id=2,请求这个网址会返回一些数据,无论是谁用什么编程语言请求都能得到数据。

那么在需要验证合法性的情况下这样显然是不行的。所以需要一个秘钥,这个时候往往用POST方式请求url。

比如传递的参数中有个签名sign,值是98888,当然生成sign的方式很多而且不可能这么简单,这里只是随便写,那么服务器端接收到sign是98888,假如我们约定98888就是合法的,这个时候判断sign是否为98888就可以验证这是合法请求了。

但是这样也太简单了,一下子就被破解了,设置这个sign就毫无意义了。所以要有一个生成sign的规则,请求的时候根据这个规则生成sign传参,服务器端接收的时候也根据这个规则生成sign,如果生成的sign一致,表明这是合法请求。每次请求都会带上sign进行验证。

还有一种验证叫token,第一次请求的时候验证token,在一定时间内不用再次验证。这要分两步,第一步先请求获取token的接口得到token,第二步才是请求具体接口的功能,需要带上token传参。由于第一次请求token的时候,服务器端先把token存储起来了再返回的,所以后面的请求判断传过来的token是否存在就可以验证了。

许多接口开发都同时使用两者方式保证私密和安全。

还有一点,发送POST请求往往使用PHP的CURL模块,比如对方通过curl发送POST请求,curl_setopt($ch, CURLOPT_POSTFIELDS, $post_string),这里$post_string是传PHP数组的形式好,还是json格式呢?

如果是传PHP数组,我这边直接$_POST[‘xx']获取参数,如果是传的json格式,我这边好像要用file_get_contents(‘php://input', ‘r')获取传过来的json数据,然后解析json得到参数。

 

什么情况下用第二种?

这个曾经在网上提问过,看看大家怎么回答:

对PHP来说 JSON和数组有时候真的只是一行代码的区别,如果我写可能直接回用第一种。

我觉得你想你的代码简洁一点可以用第二种,我记得weixin的php sdk好像类似就是第二种(当然那是xml格式)

还有如果对方使用面向对象直接序列化出来的json的话,用json会让他的代码更简洁一点。

第一种做法,是传输的是form表单POST协议,PHP会把PHP数组变成HTTP表单的格式,跨语言通用,但是这种并不是主流的API协议,而更像是模拟提交表单。

绝大多数API协议会用JSON POST,

第二种做法,即在HTTP Body里放JSON数据。也是跨语言的,但作为API更友好。

第一种方法,直接PHP curl,如果数据内容没处理好,数组value里传了 @/xxx/xxx 这样的内容,curl会把服务器上的本地文件传出去,注意防范。

x-www-form-urlencoded是RFC标准,没什么不兼容的,岂止跨语言,还跨越时空。JSON这种是近几年想出来的,不是标准,用着方便而已。

以上这篇PHP服务器端API原理及示例讲解(接口开发)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

文章来源: blog.csdn.net,作者:lxw1844912514,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blog.csdn.net/lxw1844912514/article/details/100029263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