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届蓝桥杯(2019-2021)——心得小计
我主要带的是javaC组的比赛,相对难度还是小一些的,这几年也多少有点心得,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目录
话说,算法是什么?
也就这么多呗,要是都会了,你真的是顶尖的厉害。
秘诀一:【海选基数】
其实比赛实际上是比学生,选人是非常重要的,选好人,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秘诀二、基础控制
java基础其实就那么点,没多少,能讲到递归也就结束了。第一年我就讲到递归,后面就陪着学生们刷题,在刷题的过程中他们会将递归的各种用法进行完善,什么dfs、bfs、dp啥的,都是应用方法而已。几百个题下来,都熟能生巧了。一定要相信你选出来的【精英】们,他们刷一阵题后就比你强多了。
星辰大海,这个题很经典,这个题搞定了,坐标也就都顺了。
最新的火星探测机器人curiosity被困在了一个二维迷宫里,迷宫由一个个方格组成。
共有四种方格:
‘.’ 代表空地,curiosity可以穿过它
‘#’ 代表障碍物,不可穿越,不可停留
‘S’ 代表curiosity的起始位置
‘T’ 代表curiosity的目的地
NASA将会发送一系列的命令给curiosity,格式如下:“LRUD”分别代表向左,向右,向上,向下走一步。由于地球和火星之间最近时也有55000000km!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判断这一系列的指令会让curiosity最终处在什么样的状态,请编程完成它。输入格式
第一行是一个整数T,代表有几个测试样例
每个测试样例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1<=N<=50))代表迷宫的大小(N*N)。随后的N行每行由N个字符串组成,代表迷宫。接下来的一行是一个整数Q,代表有多少次询问,接下来的Q行每行是一个仅由“LRUD”四个字母的组成的字符串,字符转长度小于1000.输出格式
对于每个询问输出单独的一行:
“I get there!”:执行给出的命令后curiosity最终到达了终点。
“I have no idea!”:执行给出的命令后curiosity未能到达终点。
“I am dizzy!”:curiosity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撞到了障碍物。
“I am out!”:代表curiosity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走出了迷宫的边界。
Sample InputSample Output
下面是源码,我把输出稍微改了一下。
秘诀三、刷题量
这个是当年的手稿,实际上能搞20多个题吧,毕竟很多题不是一下就能搞出来的。
这样算下来20天就能将近400个题目的训练量,读过的题目至少800多个。读题解题能力都训练个差不多,最后再刷一下历届的题目,准备比赛就可以了,基本上成绩都会较为理想。
历届数据展示:
第十届:
第十一届:
第十二届:
今年第十三届了,今年的目标也很简单,两个省份,省赛的话包揽省一10名左右,国赛保证俩国一。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