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引用——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

举报
徐同学呀 发表于 2022/02/23 00:39:22 2022/02/23
【摘要】 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 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 在JDK 1.2之后,Java对引用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将引用分为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软引用(Soft R...

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

在JDK 1.2之后,Java对引用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将引用分为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软引用(Soft Reference)、弱引用(Weak Reference)、虚引用(Phantom Reference)四种,这四种引用强度依次逐渐减弱。

强引用

就是指在程序代码之中普遍存在的,类似Object obj=new Object()这类的引用,只要强引用还存在,垃圾收集器永远不会回收掉被引用的对象

软引用

用来描述一些还有用,但并非必需的对象。**对于软引用关联着的对象,在系统将要发生内存溢出异常之前,将会把这些对象列进回收范围之中并进行第二次回收。**如果这次回收还是没有足够的内存,才会抛出内存溢出异常。在JDK 1.2之后,提供了SoftReference类来实现软引用。

弱引用

也是用来描述非必需对象的,但是它的强度比软引用更弱一些,只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只能生存到下一次垃圾收集发生之前。当垃圾收集器工作时,**无论当前内存是否足够,都会回收掉只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如果还有被其他强引用关联则不回收。**在JDK 1.2之后,提供了WeakReference类来实现弱引用。
举例验证:

public class Test2217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ReferenceQueue<String> referenceQueue = new ReferenceQueue<String>();
        // 直接传字符串,该字符串并不是在堆中分配内存,所以有强引用
//        WeakReference<String> weakReference = new WeakReference<String>("徐同学呀", referenceQueue);
        WeakReference<String> weakReference = new WeakReference<String>(new String("徐同学呀"), referenceQueue);
        System.out.println(weakReference);
        // 有强引用,也不会回收
//        String key = weakReference.get();
        System.out.println("gc 前:" + weakReference.get());
        System.gc();
        Thread.sleep(2000);
        System.out.println("gc 后:" + weakReference.get());
        // ReferenceQueue 是 gc时 会把回收的WeakReference添加进,真实回收的是
        // WeakReference里的内容
        System.out.println(referenceQueue.poll());
    }
}

java.lang.ref.WeakReference@533ddba
gc 前:徐同学呀
gc 后:null
java.lang.ref.WeakReference@533ddba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虚引用

也称为幽灵引用或者幻影引用,它是最弱的一种引用关系。一个对象是否有虚引用的存在,完全不会对其生存时间构成影响,也无法通过虚引用来取得一个对象实例。为一个对象设置虚引用关联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能在这个对象被收集器回收时收到一个系统通知。在JDK 1.2之后,提供了PhantomReference类来实现虚引用。

注:本文参考自周志明的《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非常感谢大佬的书!

文章来源: blog.csdn.net,作者:徐同学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blog.csdn.net/weixin_36586120/article/details/8838919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