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报告使用对象
【摘要】 度量指标那么多,做出来的度量报告团队用得起来吗?你有没有做出来了报告,过了半年,发现团队都没看过,是因为他们觉得不知道报告上能看出啥问题?
度量指标很多,在云效的体系下我看到的就有几十条,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两千条指标,然后对于同一条指标,不同人解读也不一样,比如变更前置时间,有的人解读说是最后一次正确提交代码开始,这里应该考虑的是度量CI/CD时间,有的人解读说是第一次提交代码开始,有的人解读说是从开始开发算,这些原因都会使得团队在拿到指标的时候,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有什么问题,该如何改进。
最近看云效的文章,看到他们解读自己的体系报告,讲的明明白白,我们都怀疑自己做的报告是不是有问题,应该如此清楚才有效果?后来想了想,大部分的报告,给到团队自己去解读,都达不到教练解读的效果,你就算看懂了每个字,每个数据怎么来的,但是你看不出来问题所在。所以何必强求呢?如果这些报告有价值,但是团队看不懂,那在下了一定的功夫的情况下,依旧如此,那么就没必要坚持去优化了,将这部分交给教练来解读,教练辅导你的时候先看报告,就可以了。
由此,我认为度量报告可以按两个方向出,一份是需要客户(比如开发团队的lead)来看,审视那些非常直接并且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指标,他们自主的,持续的利用起来。另外一份是交给教练来使用,也可以是每个大部门内部培养的教练。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