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添加——硬盘设备和交换分区

举报
神的孩子在歌唱 发表于 2022/01/20 23:32:54 2022/01/20
【摘要】 一. 磁盘管理命令——free,du,df,fdiskfree命令:查看内存使用情况,包括虚拟内存、物理内存和缓冲区常用选项:-b 以字节为单位,默认选项-k 以KB为单位-m 以MB为单位du命令:显示目录中文件的空间大小命令格式:du [参数] [路径名]常用选项:-m 以MB为单位,统计文件的容量 (默认为KB)实例:#du /etc 显示/etc下文件的容量df命令:统计分区的使用...

一. 磁盘管理命令——free,du,df,fdisk

  1. free命令:查看内存使用情况,包括虚拟内存、物理内存和缓冲区
    常用选项:
  • -b 以字节为单位,默认选项
  • -k 以KB为单位
  • -m 以MB为单位
  1. du命令:显示目录中文件的空间大小
    命令格式:du [参数] [路径名]
    常用选项:
    -m 以MB为单位,统计文件的容量 (默认为KB)
    实例:
    #du /etc 显示/etc下文件的容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df命令:统计分区的使用情况
    命令格式:df [参数] [分区号/装载点]
    常用选项:
    -m 以MB为单位,统计使用情况
    实例:
    #df 显示当前所有已装载的分区使用情况
    #df /home 显示/home 分区的使用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fdisk命令:用于管理磁盘分区,它提供了集添加、删除、转换分区等功能于一身的“一站式分区服务”。(常用
    语法格式:fdisk [磁盘名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 添加硬盘设备

第1步:首先把虚拟机系统关机,稍等几分钟会自动返回到虚拟机管理主界面,然后单击“编辑虚拟机设置”选项,在弹出的界面中单击“添加”按钮,新增一块硬件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第2步:选择想要添加的硬件类型为“硬盘”,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就
可以了,这确实没有什么需要进一步解释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第3步:选择虚拟硬盘的类型为SCSI(默认推荐),并单击“下一步”按钮
,这样虚拟机中的设备名称过一会儿后应该为/dev/sd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5步:将“最大磁盘大小”设置为默认的20GB。这个数值是限制这台虚拟
机所使用的最大硬盘空间,而不是立即将其填满,因此默认20GB就很合适了,单击“下一步”按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第6步:设置磁盘文件的文件名和保存位置(这里采用默认设置即可,无需
修改),直接单击“完成”按钮。就可以开启虚拟机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建立了还不够,我们需要进入磁盘对他进行分区操作,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虚拟机中模拟添加了硬盘设备后就应该能看到抽象成的硬盘设备文件了。按照前文讲解的udev服务命名规则,第二个被识别的SCSI设备应该会被保存为/dev/sdb,这个就是硬盘设备文件了,但在开始使用该硬盘之前还需要进行分区操作

三. 硬盘设备的分区操作

过程有四步

  • 步骤一:先在虚拟机中添加硬盘
  • 步骤二:分区
  • 步骤三:格式化,格式成相应的文件系统类型
  • 第四步:挂载

我就以这一道题为列

为自己的Linux环境添加一块硬盘,分成一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然后设置逻辑分区,大小自定,格式化硬盘为XFS格式

步骤一:添加硬盘

如上面的添加硬盘的方法,我设置了一个5g的内存(为了方便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二 :分区

(1)利用命令 fdisk /dev/sdb进入硬盘设备,然后输入n:添加新的分区
参数p来创建主分区,参数e来创建扩展分区(fidsk命令上面介绍了,下面就不多解释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创建主分区

在确认创建一个主分区后,系统要求您先输入主分区的编号。主分区的编号范围是1~4,因此这里输入默认的1就可以了。接下来系统会提示定义起始的扇区位置,敲击回车键保留默认设置即可。系统会要求定义分区的结束扇区位置,只需要输入+2G即可创建出一个容量为2GB的硬盘分区。

注意:不输入按回车就是自动default给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查看,再次使用参数p来查看硬盘设备中的分区信息。果然就能看到一个名称为/dev/sdb1起始扇区位置为2048、结束扇区位置为4196351的主分区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创建扩展分区
原理跟主分区一样,输入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输入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查看,这样子就完成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创建逻辑分区:我这里直接将扩展分区内存都分给了逻辑分区(因为我懒得配置,就做个测试而已,你们可以自己配置里面的内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保存:这时候千万不要直接关闭窗口,而应该敲击参数w后回车,这样分区信息才是真正的写入成功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三:格式化

配置分区了还是不能用,需要格式化

如果硬件存储设备没有进行格式化,则Linux系统无法得知怎么在其上写入数据。因此,在对存储设备进行分区后还需要进行格式化操作。在Linux系统中用于格式化操作的命令是mkfs。这条命令很有意思,因为在Shell终端中输入mkfs名后再敲击两下用于补齐命令的Tab键,会有如下所示的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我们开始格式化:

要格式分区为XFS的文件系统,则命令应为:mkfs.xfs /dev/sdb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四: 挂载

首先是创建一个用于挂载设备的挂载点目录;然后使用mount命令将存储设备与挂载点进行关联

挂载到mnt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db3和sdb5扩展和逻辑分区同理,得要挂载

最后使用df -h命令来查看挂载状态和硬盘使用量信息。

四. 添加交换分区

介绍:

SWAP(交换)分区是一种通过在硬盘中预先划分一定的空间,然后将把内存中暂时不常用的数据临时存放到硬盘中,以便腾出物理内存空间让更活跃的程序服务来使用的技术,其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真实物理内存不足的问题。但由于交换分区毕竟是通过硬盘设备读写数据的,速度肯定要比物理内存慢,所以只有当真实的物理内存耗尽后才会调用交换分区的资源。

我拿一道例子来解释说明添加过程吧

为自己的Linux环境添加一块硬盘,在硬盘中分配2G空间作为交换分区,并添加到开机自动挂载

步骤一:分区

交换分区的创建过程与前文讲到的挂载并使用存储设备的过程非常相似。在对/dev/sdb存储设备进行分区操作前,有必要先说一下交换分区的划分建议:在生产环境中,交换分区的大小一般为真实物理内存的1.5~2倍,为了让大家更明显地感受交换分区空间的变化,这里取出一个大小为5GB的主分区作为交换分区资源。在分区创建完毕后保存并退出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二:格式化

我们用mk按tab两下看一下交换分区格式化的命令mkswa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ree -m命令查看还未变大,5g还没加进去,证明还没被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三:挂载

输入swapon /dev/sdb1挂载,在查看发现增加加了5g容量,说明交换分区正常工作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能够让新的交换分区设备在重启后依然生效,需要vi按照下面的格式将相关信息写入到配置文件中,并记得:wq保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更多Linux学习可以看以下链接:

请给我点个赞鼓励我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进行授权。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