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铺好了新赛道啦!!!
◎ 卓大大我们也铺好新赛道啦!
▲ 铺设好的赛道
★ 宏伟、气魄的赛道。点赞!!!
◎ 卓老师,请问这种PCB板子需要加LOGO吗,只是一个插电感电容的支架(不是运放)
★ 这部分应该属于智能车传感器电路板的一部分。所以需要自行制作并附加LOGO的。真正属于不需要加任何LOGO的支架请参考下图:
◎ 卓老师,请问今年可以扩大获奖名额比例吗?在疫情下能够坚持下来我感觉也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 你提到的建议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参赛同学中反映到我这儿我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 卓大大我觉得轮胎这个事希望可以由比赛的时候主办方提统一的轮胎都是没打磨过的就像乒乓球羽毛球一样有裁判提供小球不然磨轮胎必然导致每支队伍的轮胎摩擦系数不一样,我觉得这和智能车的初衷违背了.
★ 你的建议很好,在一定程度上禁止同学额外去考虑轮胎的问题,将自己的注意力多放置在控制和算法上。但也有同学建议,轮胎问题凸显是在你的车模算法机械性能已经很好地基础上才有意义。向F1赛车比赛,允许更换轮胎对比赛高手来讲也是衡量赛车车队实力的指标。
◎卓大,这么说吧。①华南赛区国赛成绩的评定标准是什么?(单纯的技术报告吗)什么时候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这么紧密了,单单一份技术报告就可以确定比赛成绩(信标核心的互相关,照着matlab写一遍不就出来了,工程的东西不都得看实际效果吗)?理论在好,实际效果不好,全都白谈。>②跑的一般的同学,觉得答辩很好(至少通过答辩可以提高获奖概率)。跑的快的同学,觉得答辩不好(我可能不擅长答辩,但是我的车子足够快)。>③希望比赛成绩在最终评定的占比可以较大(也许华南赛的赛道和国赛的赛道不一样,但是至少可以作为评判标准,如果因为我车子跑的慢输给别人,那么我心服口服),技术答辩作为实际水平的检验,以防有人造假(应该占一定比重,但是比重不应该过大吧?)。以上是看完华南赛总决赛安排后的想法,存在我个人的私心,感谢卓大的耐心观看。
★ 谢谢你给出的建议。这方面也帮助我们在后面华南赛区国赛奖项(主要受到疫情影响,大家无法聚集比赛)评定中更加合理制定评判标准。
◎ 老师,我知道这样再三追问实在不妥,但还是想最后和您确认一下?是不是我们安徽赛区的队伍真的没有机会调换到别的赛区参加暑期的比赛了?包括去华南云比赛? 我们这边一起租房的十几个同学都在苦苦支撑,本身就没有报销,生活和调车的成本又十分巨大,如果比赛无望那就只能先暂停了。大家都希望能够最终争取一下,所以希望老师能够给一个明确的结果。我们大家也在这里谢谢老师,麻烦老师了!
★ (1)的确今年安徽赛区不再暑期举行比赛了; (2)也是由于疫情原因,今年我们也不再允许参赛队伍跨赛区参加了。
好的老师,虽然大家早就能猜到是这个结果了,但至少大家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了,也不后悔了。 在这里我也想替大家对组委会老师说一声谢谢。虽然同学们最终因为政策原因没能圆梦,但老师们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守护我们的梦想,我们大家真的很感激老师们对我们的关心
◎ 卓老师,今年信标触发线圈是上面哪种呢,直接放在灯那里,还是放在一个更大的亚克力板上
★ 直接放置在灯的边缘。具体的标准参见在 声音信标规格说明 2020-5-25 给出的信标描述。下面的图显示了信标触发线圈的正确位置。
▲ 新信标以及防止感应线圈
◎ 卓大大,关于信标组我有几个问题哈。 第一是灯序,,华南云比赛的话怎样监督各个地方的灯序是公平的呢 第二是赛道铺设,组委会是否会给出指定方案呢?就是几个灯的固定摆放位置,还有在比赛前是否要公示本云赛区赛道摆放的合规性呢? 第三是关于H车,麦克纳姆轮是否允许锁死小轮呢?或者说如何车模检查如何操作呢?
★ 在华南赛区比赛中所有线上比赛场地的信标位置和亮灯顺序都是统一的。这一点有组委会线上联合现场比赛的裁判组联合检查。 对于H车模小轮本身就可能受到损害,因此对于是否锁死就不再进行限制了。
◎ 虽然我知道跟您说了也不会对规则有啥影响,但还是觉得,,往年华南算是很强的赛区了,各赛区按参赛人数分配国赛奖项设置感觉不是很公平。唉,感觉还是各赛区国赛成绩都出来以后组委会统一排成绩决定比较公平唉,可能还是我太菜了吧感觉按照这个比例要跑到华南赛前三才能染指国一
★ 说出了总比不说要好。嗨,今年主要无法进行线下的国赛,都是疫情给耽误的。
今年在卓老师的争取下能有比赛就已经是万幸了。唉,只是感觉自己和队友积累了两年,最后却落得连调车都没个像样的地方,学校因为疫情防控,连所属地(长沙)都不让回 虽然今年这种情况下还接着准备比赛也不全是为了奖,但是没有哪位车友不向往国一吧 只能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吧
◎ 卓老师,这个四轮后车加了个兜子 是接球的兜子,不加兜子不超过30cm。加了超过30cm这样算超长吗?
★ 对于双车,除了在两车之间传递的球之外,其它的机构都应该算作车模限定尺寸之内的。
文章来源: zhuoqing.blog.csdn.net,作者:卓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07450365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