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中的runtime包

举报
liuzhen007 发表于 2021/12/26 17:30:33 2021/12/26
【摘要】 目录前言正文结尾前言Golang语言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工具包——runtime,提到 runtime, 大家可能会想起 java, python 的 runtime运行时库。 但是 Golang 和它们两个不太一样, java 和 python 的 runtime 是虚拟机, 而 Golang 的 runtime 和用户代码一起编译到一个可执行文件中,一起发布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runti...

目录

  • 前言

  • 正文

  • 结尾

前言

Golang语言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工具包——runtime,提到 runtime, 大家可能会想起 java, python 的 runtime运行时库。 但是 Golang 和它们两个不太一样, java 和 python 的 runtime 是虚拟机, 而 Golang 的 runtime 和用户代码一起编译到一个可执行文件中,一起发布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runtime包有哪些作用和使用场景。

正文

在 Golang 语言中,runtime调度器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具体它都能做些什么呢,我们通过一段代码来看一下。

代码实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untime"
)

func main() {
    // 获取当前GOROOT目录
    fmt.Println("GOROOT: ", runtime.GOROOT())
    // 获取当前操作系统类型
    fmt.Println("操作系统: ", runtime.GOOS)
    // 获取当前逻辑CPU的数量
    fmt.Println("逻辑CPU数量: ", runtime.NumCPU())
}

代码执行结果:

GOROOT: /usr/local/go-1.13.5

操作系统: linux

逻辑CPU数量: 2

接下来,我们继续探索 runtime 的用法,在上面代码的基础上,我们继续补充一些内容。

修改后的代码实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untime"
    "time"
)

func main() {
    // 获取当前GOROOT目录
    fmt.Println("GOROOT: ", runtime.GOROOT())
    // 获取当前操作系统类型
    fmt.Println("操作系统: ", runtime.GOOS)
    // 获取当前逻辑CPU的数量
	fmt.Println("逻辑CPU数量: ", runtime.NumCPU())

    // 设置最大的可同时使用的CPU核数,
    // 一般在使用之前就将cpu数量设置好,
    // 所以最好放在init函数内执行
    n := runtime.GOMAXPROCS(runtime.NumCPU())
	fmt.Println("最大的可同时使用的CPU核数: ", n) 

    // Goexit方法会终止当前goroutine协程
    // 创建一个goroutine
    go func() {
        fmt.Println("子协程开始执行...")
        runtime.Goexit() //终止当前goroutine
        fmt.Println("子协程执行结束...")
    }()
    time.Sleep(3 * time.Second) //主函数休眠3秒,让子协程有充分的时间执行完
    fmt.Println("主函数执行完毕")
}

代码执行结果:

GOROOT: /usr/local/go-1.13.5

操作系统: linux

逻辑CPU数量: 2

最大的可同时使用的CPU核数: 2

子协程开始执行...

主函数执行完毕

结尾

好了,今天我们对 runtime 的介绍就到这里。runtime 的更多使用方法也需要我们在具体的项目中去实践。晚安各位。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 Data-Mining(liuzhen007),是一位音视频技术爱好者,前后就职于传统广电巨头和音视频互联网公司,具有丰富的音视频直播和点播相关经验,对 WebRTC、FFmpeg 和 Electron 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公众号:玩转音视频。同时也是 CSDN 博客专家、华为云社区云享专家、签约作者,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干货!😄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