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智能车竞赛没有清华学生参加比赛呢?
简 介: 回答同学们关于智能车竞赛的一个比较令组织者难以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
: 智能车竞赛
近一个多月以来,一直有一个问题,不断地被参加智能车竞赛的同学问起。那就是“为什么智能车竞赛没有清华学生参加比赛?”
我答应过,一定会专门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可能再适合不过来。作为竞赛秘书处成员,从第一届一直到现在,对于竞赛宗旨和发展非常了解; 作为清华自动化系一线教师,现在担任学生班主任,年级主任,对学生非常了解。因此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为什么拖着一直没有回答呢? 也毋庸讳言,这个实际存在问题有点尴尬,答案有些复杂,也反映了现在高等教育中的 一些深刻话题。对于有深刻道理的话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大白话进行率真的探讨。
首先,清华大学曾经参加过智能车比赛,而且取得过很好的成绩的。一直到现在,每年清华大学校内也自行组织智能车竞赛,会有三五十支队伍参赛。但是从第六届开始,清华大学的队伍就再也没有从华北赛区获得全国总决赛的资格了。所以说,这个问题的尴尬之处,就在于清华的学生在比赛中表现不如人意。
清华大学逐渐不出现在赛场上,并不意味着,清华本科学生不需要学习这些智能车竞赛相关技术,或者说已经牛逼的越过了学习这些技术的阶段。还是存在着另外的原因。这需要从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两个主体(清华大学的学生和智能车竞赛)分别来讨论,他们之间为什么不契合。
首先谈谈清华大学的学生,至少对于我们自动化系的学生,我还是很熟悉的。除了平时上课,参加
年级的活动之外,很多学生也会经常到我的办公室兼实验室里来讨论问题。他们绝大部分都是聪明好学,对自己的未来目标明确,充满信心。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学生也会迷茫。
他们来到清华里面,自己内心中存在着一些较高的志向,也承担着其他人的很多期望。这种情况有好的一面,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但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焦虑。他们似乎都会在不停地思考,哪些活动可以使得自己进步更快一些,容易迅速脱颖而出。而对于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默默训练、匠心制作的智能车竞赛,可能就无法契合这样的要求了。
实际上,这也是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存在的一个悖论:究竟是应该不断变化去适应变化,还是坚守自我来驾驭变化。
今年5月20日我参加自动化系首届ATOM学术科技年会,ATOM计划出资人,我系84级校友徐岷波学长谈起自己个人经历和感悟,提到“大学里做科研性质的实验和动手做东西很有价值”。他总结自己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
下面在反过来谈谈智能车竞赛本身。她的宗旨为“立足培养,仲裁参与,鼓励创新,追求卓越”。显然,这个宗旨与徐岷波学长所提到的“科研性质的实验”有一定的差距。说白了,这个竞赛重点在培养,完成比赛、获得好的成绩只是体现在自己的知识的运用、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进一步深入学习、承担科研能力的打下基础,它本身并不直接产生前沿研究成果。
那么在现在急躁的时代,需要直接看成果的环境下,参加这样的比赛显然不太适合清华的学生。
清华的学生需要更快的、更直接的成果,那么是否可以直接跳过这一培养阶段来实现呢? 从清华大学所创建的各种“领军计划”,“培养大师班”,“学堂班”,“诺奖班”来看,似乎有人真的相信这一点。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 海姆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师徒,他们是把科研当成了快乐的游戏,而不是目标明确地想获得什么奖项。也许,他们的成功能够给我们某种启示,那就是多一些自由,少一些功利性目的。
谈到这,我似乎为了逃避尴尬,跑题了。
实际上为了不使得自己的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检讨。第三届智能车竞竞赛全国总决赛,在东北大学举办。期间任教指委主任的吴澄院士就向我问起了同样尴尬的问题:小卓,为什么智能车竞赛规模越来越大,而清华大学队伍的成绩越来越差?
我当时的回答是可能赛题太简单了吧。于是,逐步引入了电磁组、直立车模组。第四届、第五节清华队伍的成绩有所提高了。
因此,造成清华大学学生不参加智能车竞赛,问题在我们竞赛秘书处。我们没有给出太好的赛题,来吸引清华学生来参加。
这不,今年的春季学期,我指导着一名毕业设计学生,也使用TX1主板,可以部署深度学习算法的平台。同时也可以增加更加复杂传感器,这样可以使得车模比赛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或许,明年赛题中增加这个内容,能够适合清华学生的口味。
文章来源: zhuoqing.blog.csdn.net,作者:卓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05125905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