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简单混沌电路系统的低频特性

举报
tsinghuazhuoqing 发表于 2021/12/26 00:35:21 2021/12/26
【摘要】 ...

简单混沌电路
文章目录
混沌电路
测量电路
理论分析
相移RC网络
电路参数扫描
搭建混沌电路
电路搭建
测量波形
测试结论

 

§01 单混沌电路


   测试简易混沌振荡电路一些因素的影响 中对于 两个晶体管组成的混沌电路 的多个因素进行测量,比如工作电压、晶体管型号、耦合电阻R3的范围等。为了能够对于混点信号进行测量与分析,下面对于该信号的频率范围进行测试。

一、混沌电路

1、建立混沌电路

(1)电路图

  下面给出了前面实验中使用到的混沌电路图。它的工作的基本频率是在相移单管正弦振荡器的基础上。

▲ 图1.1.1  双晶体管混沌电路图

▲ 图1.1.1 双晶体管混沌电路图

2、电路元器件参数

(1)电容

  为了获得低频信号,将其中的电容容量增加。下面以下电容来实现 C 1 , C 2 , C 3 , C 4 C_1 ,C_2 ,C_3 ,C_4 C1,C2,C3,C4

▲ 图1.1.2 电路中的C1 ~ C4电容

▲ 图1.1.2 电路中的C1 ~ C4电容

  使用SmartTweezer测量上面个电容的容量:

【表1-1-2-1 电路中的电容参数】

C1 C2 C3 C4
211.8nF 218.3nF 217.7nF 84.48nF

(2)晶体管

【表1-1-2-2 电路中的晶体管】

序号 hFE Vbe I
1 332 655mV 2.1mA
2 339 649mV 2.1mA

(3)电阻

【表1-1-2-3 电路中的电阻】

R1 R2 R3 R4
5051 5027 9920 9847

3、面包板上电路

  在面包板上搭建测试电路。
▲ 图1.1.3 面包板上的搭建的测试电路

▲ 图1.1.3 面包板上的搭建的测试电路

二、测量电路

1、电路振荡信号

  • 工作电压: +9V。

(1)振荡波形

▲ 图1.2.1 Q1的c信号波形

▲ 图1.2.1 Q1的c信号波形

(2)振荡频率

  振荡频率:349.07Hz。

2、工作电压与频率

▲ 图1.2.2 工作电压与振荡频率

▲ 图1.2.2 工作电压与振荡频率

3、不同工作下Q1输入电阻

测量方法:
工作电压:+5V
测量方法:SmartTweezer
耦合方式:10uF耦合

(1)测量不同频率下的输入电阻

不同的测量频率:
100Hz:2.712k
120Hz:2.602k
1000Hz:224.3Ω
10kHz:9.642Ω

 

§02 论分析


一、相移RC网络

1、等效电路

  下面是移相RC网络等效电路图,产生振荡的条件是 U c U_c Uc的相位与 U r b U_{rb} Urb之间相移 180°。

▲ 图2.1.1 相移电阻电容网络

▲ 图2.1.1 相移电阻电容网络

2、传递函数

  使用前面电路中的参数计算 U C , U r b U_C ,U_{rb} UC,Urb之间的电路传递函数。

▲ 图2.1.2 不同频率与相位

▲ 图2.1.2 不同频率与相位

▲ 图2.1.3 不同频率与增益
▲ 图2.1.3 不同频率与增益

3、数值求解

相移180度参数:
频率(Hz):329.0Hz
Gain:0.00585; 171

二、电路参数扫描

1、Q1输入电阻rb

  对于不同rb 对于振荡频率的影响。

▲ 图2.2.1 不同的Q1的输入电阻对于振荡频率影响

▲ 图2.2.1 不同的Q1的输入电阻对于振荡频率影响

▲ 图2.2.2 不同的Q1的输入电阻对于增益的影响

▲ 图2.2.2 不同的Q1的输入电阻对于增益的影响

  上面的计算结果与通常情况下前面测试的结果正好相反。

 

§03 建混沌电路


一、电路搭建

▲ 图3.1.1 面包板上的搭建的测试电路

▲ 图3.1.1 面包板上的搭建的测试电路

二、测量波形

▲ 图3.2.1 Q1集电极以及C1上的电压轨迹

▲ 图3.2.1 Q1集电极以及C1上的电压轨迹

▲ 图3.2.2 Q1集电极以及C1上的电压轨迹

▲ 图3.2.2 Q1集电极以及C1上的电压轨迹

▲ 图3.2.3 Q1集电极以及C1上的电压轨迹

▲ 图3.2.3 Q1集电极以及C1上的电压轨迹

 

试结论 ※


  改了双晶体管混沌电路参数,电路的振荡频率降低到300Hz左右。

  通过理论分析,测试了电路参数与振荡频率之间的关系。


■ 相关文献链接:

● 相关图表链接:

#!/usr/local/bin/python
# -*- coding: gbk -*-
#============================================================
# TEST2.PY                     -- by Dr. ZhuoQing 2021-10-03
#
# Note:
#============================================================
from headm import *
P = lambda x,y : x*y/(x+y)
#------------------------------------------------------------
R1 = 5.1e3
R2 = 5.1e3
R3 = 10.0e3
R4 = 10.0e3
rb = 2.7e3
c1 = 0.22e-6
c2 = 0.22e-6
c3 = 0.22e-6
def F(omiga, r=rb, flag=0):
    C1 = 1/(1j * 2 * pi * omiga * c1)
    C2 = 1/(1j * 2 * pi * omiga * c2)
    C3 = 1/(1j * 2 * pi * omiga * c3)
#------------------------------------------------------------
    r1 = R4 + P(C3,r)
    r2 = R3 + P(C2, r1)
    r3 = P(C1, r2)
    Urb_1 = P(C3, rb) / r1
    U1_2 = P(C2, r1) / r2
    U2_c = r3/(R1+R2+r3)
    Fomiga = Urb_1 * U1_2 * U2_c
    if flag > 0:
        printff(abs(Urb_1), abs(U1_2), abs(U2_c), abs(Fomiga))
    return Fomiga
#------------------------------------------------------------
def rb_arg(r):
    fdim = linspace(0.01, 500, 1000)
    fabs = [abs(F(o,r)) for o in fdim]
    fangle = [angle(F(o,r))*180/pi for o in fdim]
    fid = [(lambda x: 0 if x < 100 else 1)(abs(a-b)) for a,b in zip(fangle[:-1], fangle[1:])].index(1)
    freq180 = fdim[fid]
    angle180 = angle(F(freq180, r))*180/pi
    abs180 = abs(F(freq180, r))
    return freq180, angle180, abs180
#------------------------------------------------------------
rbdim = linspace(100, 5000, 100)
fdim = []
adim = []
gdim = []
for r in rbdim:
    f, a, g = rb_arg(r)
    fdim.append(f)
    adim.append(a)
    gdim.append(g)
plt.plot(rbdim, gdim)
plt.xlabel("rb(ohm)")
plt.ylabel("Gain")
plt.grid(True)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
#------------------------------------------------------------
'''
plt.plot(fangle)
plt.xlabel("n")
plt.ylabel("delta")
plt.grid(True)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
#------------------------------------------------------------
'''
plt.plot(fdim, fangle)
plt.xlabel("Frequency(Hz)")
plt.ylabel("Gain")
plt.grid(True)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
#------------------------------------------------------------
printf('\a')
#------------------------------------------------------------
#        END OF FILE : TEST2.PY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文章来源: zhuoqing.blog.csdn.net,作者:卓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20595900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