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联网遇到区块链

举报
爱学习的多宝 发表于 2021/12/05 17:53:58 2021/12/05
【摘要】 本文记录了笔者学习物联网视频后的技术脑洞。

   《物联网全栈成长计划》活动接近尾声了,关于这次技术活动的学习历程,可参考我的博文《物联网全栈成长计划》技术学习感悟-云社区-华为云 (huaweicloud.com)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物联网的人而言,这次技术学习打开了我对物联网认知的大门,提高了我对物联网的兴趣。在华为云社区检索物联网相关资料时,发现了Vz老师的一个有关《新冠疫苗与智慧物流》的视频,恰好最近由于工作需要在学习区块链,于是便有了个“脑洞”,故在博文里记录,以便日后回顾和复盘。

    Vz老师在视频里谈到了物流的1.0~4.0的升级,谈到了智慧物流的理念。智慧物流是将RFID、传感器、GPS、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与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物流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可视化、系统化。重点强调物联网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物流应用效率,而冷链物流则是物流的重要场景和组成部分。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耗损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例如我们熟知的科兴疫苗要求冷链温度是2~8摄氏度。

    而当前食品和医药冷链当存在诸多问题,信息无法实时监控,例如:1、要求车辆进库提前打冷,温度合格方可进库装货,但落实困难;2、车辆在行驶途中,常常会出现部分司机为了省油,关闭冷机停止打冷的现象;3、如果中途温度出现异常,货主需第一时间获知并补救;4、当业务旺季时,外协车辆管理困难,货主需保证货物始终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但车主有时候会开到越低越好;5、 交接货环节最易出问题,长时间的开门易导致货物温度升高;6、运输车辆地理位置信息未实时跟踪,对于失效的考核,企业难以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减少人为干预;7、现有RFID方案大多为本地存储,无法做到实时传输。

    针对以上难点,Vz老师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智慧物流方案,并提供了相应的产品方案demo。采用“开发板+传感器”模拟运货车辆,通过华为IOT平台实现货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且通过构建Web应用服务快速开发智慧物流应用。即在端侧定位开发,采用高精度的北斗定位,实现经纬度数据的实时采集,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实现冷链货箱中的温湿度数据采集; 在云侧设备接入开发,使用华为云IOT的设备接入及设备管理服务,实现物流终端的批量接入及管理;应用冷链管理开发,基于Web应用开发,调用地图控件实时显示位置及轨迹信息,车辆监控数据可视化,快速实现冷链管理系统。

    以上的方案很全面也很完整。但有个问题:我们如何信任物联网设备上报的数据?冷链物流涉及的企业节点多,采集数据的设备节点多,若有人发现数据有温度失控偏差,在端云侧修改编撰数据,怎么破?那这套全程的冷链智慧物流方案不就失去说服力了吗?除了公司在制度杜绝这种人为造假外,我们有没有什么技术手段可以弥补物联网智慧物流方案的不足?或许,区块链可以做到。

    从学理上说,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和拜占庭容错共识,结合密码学、点对点通信等技术,应用技术手段实现了多参与方去中心化的可信协作。从本质上讲,区块链其实是一个记录交易信息的去中心数据库,其特点是去中心化、信任基础、不可篡改和溯源追踪。去中心化改变了中心化背书的传统,不可篡改是数据储存方面信任基础,信任基础是区块链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溯源追踪是区块链重要的应用场景。故针对上述的冷链智慧物流方案,一个改进的方案可以是:在端侧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实现冷链货箱中的温湿度数据采集,在云端使用华为云IOT的设备接入及设备管理服务,协同以华为云区块链的方案接入及管理,而应用端基于Web应用开发,基于区块链的监控数据可视化的冷链管理系统。简单来说,物联网负责收集和传输设备数据,而区块链负责储存和佐证数据真实性。物联网+区块链,对于全程智慧冷链物流而言,或许是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当然,以上的脑洞可以再大一点,在物联网上我们以OpenHarmony打通所有终端设备,在云端我们以OpenEuler构造所有的区块链数据设施。OpenHarmony+OpenEuler强强联合,相互协同,万物互联。哇,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在数字世界中,有自身对应的唯一身份标识和数字认证,借助于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叠合在一起,这样奇妙的世界,感觉比“元宇宙”更赋有产业生命力和商业价值啊!当物联网遇到区块链~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