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第三节 第七课
【摘要】
[toc]
列表元素访问和计数
通过索引直接访问元素
我们可以通过索引直接访问元素. 索引的区间在 [0, 列表长度-1] 这个范围. 超过这个范围则会抛出异常.
>>> a = [10, 20, 30, 40, 50, 20, 30, 20, 30]
>>> a[2]
30
>&...
[toc]
列表元素访问和计数
通过索引直接访问元素
我们可以通过索引直接访问元素. 索引的区间在 [0, 列表长度-1] 这个范围. 超过这个范围则会抛出异常.
>>> a = [10, 20, 30, 40, 50, 20, 30, 20, 30]
>>> a[2]
30
>>> a[10]
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index() 获得指定元素在列表中首次出现的索引
index() 可以获取指定元素首次出现的索引位置. 语法是: index(value,start,end). 其中. start 和 end 指定了搜索范围.
cout() 获得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cout() 可以返回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 a = [10, 20, 30, 40, 50, 20, 30, 20, 30]
>>> a.count(20)
3
len() 返回列表长度
len() 返回列表长度, 即列表中包含元素的个数.
>>> a = [10, 20, 30]
>>> len(a)
3
成员资格判断
判断列表中是否存在指定的元素, 我们可以使用 count() 方法, 返回 0 则表示不存在, 返回大于 0 则表示存在. 但是, 一般我们会使用更加简洁的 in 关键字来判断, 直接返回 True 或 False.
>>> a = [10, 20, 30, 40, 50, 20, 30, 20, 30]
>>> 20 in a
True
>>> 100 not in a
True
文章来源: iamarookie.blog.csdn.net,作者:我是小白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iamarookie.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08820278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