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协议 — Ethernet 以太网协议
【摘要】 目录
文章目录
目录
Ethernet
以太网的两大类型
NIC 的 MAC 地址
Ethernet
在物理层的数据实际会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物理介质中传输,不过单纯的 01 数字显然是没有价值的,需要为电信号进行分组和排序,以特有的组织方式来赋予其特定的含义。数据链路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后提出过包括有 Ethernet v...
目录
Ethernet
在物理层的数据实际会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物理介质中传输,不过单纯的 01 数字显然是没有价值的,需要为电信号进行分组和排序,以特有的组织方式来赋予其特定的含义。数据链路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后提出过包括有 Ethernet v2、IEEE 802.3、Internetwork 在内的多种协议。最后以 Ethernet 协议占据主导地位。
Ethernet(以太网)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技术,如:令牌环、FDDI 和 ARCNET。
Ethernet 的设计目标是:电脑使用一个网络接口,就能够同时与多台电脑通信。所以,它规定:每台电脑都具有全球唯一的 48 位 MAC 地址,以保证以太网上所有节点能互相鉴别,并且每台电脑必须获得有线电缆或无线电信道的才能传输信息,这些传输通道也被称之为以太(Ether)。
另外,Ethernet 协议还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的分组方式、介质访问层协议等内容。一组电信号称为一个以太网数据帧,数据帧又由帧首、数据和帧尾三部分组成。发送方通过物理介质把数据帧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接收到一组电信号,就会认为是接收到了一个数据帧。
文章来源: is-cloud.blog.csdn.net,作者:范桂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is-cloud.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8559840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