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统计过程控制

举报
斌哥来了 发表于 2021/07/26 20:19:48 2021/07/26
【摘要】 统计过程控制(简称SPC) 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它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变异的本质 变异的共同(普通)原因: 制程系统 有许多不明的变异原因,但随时间的不同而稳定地存在。以SPC的观点为 制程系统 的分配随时间的不同是固定的,称为...

统计过程控制(简称SPC) 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它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变异的本质

变异的共同(普通)原因:


制程系统 有许多不明的变异原因,但随时间的不同而稳定地存在。以SPC的观点为 制程系统 的分配随时间的不同是固定的,称为在统计的管制状态下或简称管制状态下。若 制程系统 仅有共同原因存在,则其成品特性的分配是可预测的。

变异的特殊(可查明)原因:


有些变异的原因不常存于 制程系统 中,若其出现 于制程系统 ,会导致 制程系统 不稳定。以SPC的观点为 制程系统 的分配随时间的改变而不是固定的,称为不在统计的管制状态下或简称不在管制状态下。若 制程系统 存有特殊原因,则其成品特性的分配是不可预测的。
改善及矫正措施

局部对策:


通常需要消除 制程系统 的特殊原因。
通常由 制程人员 直接加以矫正。
大约能解决15% 制程系统 的问题。

系统改善:


通常需要消除 制程系统 的共同原因。
经常需要管理当局的投入与对策。
制程系统 大约有85%属于此类的问题。


制程能力 分析


制程能力 研究在于确认关键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以 保证制程成品 不符规格的不良率在要求的水平之上,作为 制程持续 改善的依据。

制程能力 研究的时机分短期 制程能力 研究及长期 制程能力 研究,短期着重在新产品及新制程的试作、初期生产、工程变更 或制程设备 改变等阶段。长期以量产期间为主。

制程能力 指标 Cp Cpk 之值在 产品 或制程特性 分配为常态且在管制状态下时,可经由常态分配之机率计算,换算为该产品 或制程特性 的良率或不良率,同时亦可以几Sigma 来对照。

精密度 Cp :重复制造同一产品的一致程度。

准确度Ca:重复制造同一产品的平均数与目标值的偏差。

综合 制程能力 Cpk :重复制造同一产品的一致程度与平均数与目标值的偏差综合指标。

一般产品关键特性及 制程关键 特性都被要求列为管制项目,进行 制程能力 研究。

所谓产品关键特性是,假如该特性不符规格时,会导致产品失效或被退货处理,例如尺寸、颜色、重量、速度、功能绩效或会导致客户不满意的属性。

所谓 制程关键 特性是,在制造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特性,这些作业必须仔细管制及监控使之均匀且在规格界限内,例如温度、进料、速率、时间、无尘水平或其他会自然变异的特性。

短期 制程能力 研究:

制程能力 研究在于确认这些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以 保证制程成品 不符规格的不良率在要求的水平之上以及为 制程持续 改善的依据。 制程能力 研究的时机是在新产品及新制程的试作阶段、初期生产阶段、工程变更 或制程设备 改变,以获得 早期制程绩效 的信息来保证量产阶段符合规格的能力。此时所作的 制程能力 研究与时间较无关系,一般称为初期 制程能力 研究或短期 制程能力 研究。
假设 关键作业的特性平均数μ=m,标准偏差σ=Δ/6或6σ=Δ。也就是说规格公差为标准偏差的六倍,依常态分配的计算则该作业不合格的机率为0.000000002 (0.002ppm),即为十亿分之二。

m:规格中心;USL=m+Δ:规格上限;LSL=m-Δ:规格下限。





长期 制程能力 研究:

长期 制程能力 研究是在量产期间,依时间的不同了解 制程状况及制程 的变异原因,以确认这些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 保证制程成品 不符规格的不良率在要求的水平,进而决定延续管制界限来 监控制程或做为 持续改善的依据。

假设 作业的特性的平均数经长期的影响而位移μ=m+1.5σ,标准偏差σ=Δ/6或6σ=Δ。也就是说规格公差为标准偏差的六倍,依常态分配的计算则该作业不合格的机率为0.0000034 (3.4ppm)。

m:规格中心;USL=m+Δ:规格上限;LSL=m-Δ:规格下限。








管制图原理

运用管制图管制 制程有 两个目的,首先解析来自制 程系统 的数据来 验证制程在 管制状态下, 若制程不在 管制状态下,则需消除特殊原因, 以使制程在 管制状态下。再以管制状态下的 制程标准 来监控制程,若监控中的 制程数据 显示不在管制状态下,则必须采取局部对策, 以使制程回复 到管制状态下。

这些验证或监控,都是以管制界限为标准,来 分析制程在 管制状态与否。以统计假设检定的理论,这种分析会发生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就是 当制程 在管制状态下时, 制程数据 显示不在管制状态下,即管制图上的点超出管制界限外;第二种错誤就是 当制程 不在管制状态下时, 制程数据 显示在管制状态下,即管制图上的点在管制界限内。

一般以机率来衡量运用管制图管制 制程发生 这两种错误的风险,α为发生第一种错误的风险, 制程在 管制状态下时,管制图上的点超出管制界限外的机率,称为生产者风险。β为发生第二种错误的风险, 制程不在 管制状态下时,管制图上的点在管制界限内的机率,称为消费者风险。

要平衡发生这两种错误的风险,管制界限的宽窄就要适中,若管制界限定的较窄±2σ,则管制较严,容易发生 制程稳定时而任意找 碴的现象;若管制界限定的较宽±4σ,则管制较松,容易 发生制程不稳定 时而浑然不知的现象。

休哈特( W.A.Shewhart )在贝尔实验室研究的结果以管制界限定为±3σ时,发 生这两种错误的风险在工业界较为适宜,一般称为3σ管制图或 Shewhart 管制图,而延用至今。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