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台携手华为云,开启宇宙探索新征程
浩瀚的星空和神秘的宇宙一直以来是人类探索的目标。几个世纪以来,天文学家不断建造高性能望远镜,并且改进观测和数据分析技术,从而扩展探索宇宙的广度和深度。
近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展区有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天体自动识别和分类”展板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是来自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华为公司的研发成果。
人类正在建造史上规模最大的科学装置——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射电望远镜(以下简称SKA),SKA将被用来探测宇宙的起源、引力波、暗物质和暗能量、星系演化、磁场起源、以及寻找地外文明。SKA的观测设施建在澳大利亚和南非,其数据处理和科研网络将遍布全球。
中国作为SKA核心成员国之一,积极参加SKA天文台建设和SKA区域中心建设。在2029年SKA第一阶段(10%规模)建成的时候,每年就要分析处理600PB的科学数据。
当海量天文数据已经到达人类无法处理的“极限”,宇宙探索又该如何继续?
基于对华为公司创新能力的认可,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与华为签署了SKA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基于此协议,华为将运用自身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高性能计算的能力,并结合上海天文台在射电天文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中国SKA区域中心的建设,致力于用云与AI赋能宇宙探索。
在2019年华为全联结大会开幕式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先生重磅发布了全球最快AI训练集群Atlas900,总算力达到256~1024PFLOPS,并展示了华为联合上海天文台与SKA国际组织共同完成了一个天文探索的案例。
这个工作针对天体分类这一经典问题,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训练天体识别的AI模型,在一张有20万颗星系的星空图上,Atlas900只用了10秒就完成了以往需要100多天才能完成的天体搜索、归档、分类的工作,展示了AI在天文研究中的强大威力。
SKA天文台总干事菲利浦·戴蒙德先生高度赞扬了上海天文台与华为公司的合作,指出“对未知的探索是SKA全球项目的驱动力,AI对SKA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近期,上海天文台安涛研究员领导的SKA团队在“AI+天文”的交叉研究领域有了新突破,发布了名为“河图”的搜星工具。“河图”对深度学习的网络模型进行了改进,大幅度提升了网络模型的性能,兼顾了识别精度和计算成本,对天体识别的平均精度从之前的81%提高到94%。
“河图”还增加了图像中的多尺度特征提取,非常有利于特殊形态的延展天体识别,这是传统软件不具备的能力。
“河图”的相关实验都是在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机上完成的,这是在华为公司支持下,上海天文台牵头建成的世界上首台SKA区域中心原型机,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也获得了SKA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
“河图”能够对致密源和延展源进行快速定位、识别和分类,极大地方便天文学家的研究,“河图”还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借助华为云的超级算力和灵活配置,将开启宇宙探索的新征程。
浩瀚星空,神秘宇宙,还存在大量的未知。未来,华为云将携手中科院上海天文台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
-END-
7月15日14:30 华为云TechWave云安全专题日,围绕零信任、云原生安全等热点话题,华为云携行业大咖共话云原生安全技术,发布华为云最新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分享行业最佳应用实践,探讨企业云上安全之道。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