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C.Cloud2021技术朝圣之旅

举报
ML饭 发表于 2021/04/30 23:54:08 2021/04/30
【摘要】 参加HDC.Cloud2021,为的是做一次技术朝圣。我一直对技术有一种迷信。小时候认为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源动力。长大以后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身处商业世界当中,或多或少领略到资本的力量,不过我依然坚信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引擎。而华为,无疑已经是信息技术革命这部引擎的代名词,在我心目中更是封神的地位。有这样的一个近切体验以“开发者”为核心的技术大会,怎容错过?完美的参会体验对大会的第一印象是:规...

参加HDC.Cloud2021,为的是做一次技术朝圣。

我一直对技术有一种迷信。小时候认为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源动力。长大以后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身处商业世界当中,或多或少领略到资本的力量,不过我依然坚信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引擎。而华为,无疑已经是信息技术革命这部引擎的代名词,在我心目中更是封神的地位。有这样的一个近切体验以“开发者”为核心的技术大会,怎容错过?

完美的参会体验

对大会的第一印象是:规范。

进入会场之前,要在志愿者小哥的引导下,完全“防疫扫码”和“要素报备”,之后又会有另外的志愿者小哥分流人群,有二维码的观众自行打印门票,领取参会指南,没有二维码的观众现场登记领票。领票之后还要通过一道安检门。虽然控制点比较多,但是在每个环节的操作都用不到1分钟即告完成,完美地兼顾了效率和安全。

第二印象:体贴

HDC在深圳大学城举行,会场分布在体育馆、清华大学园区、北京大学园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园区。一脚踩进这么复杂的丛林里,我一下子就找不北了。好在华为不但在各个街角设置了指示牌,还在在场地之间提供“班车”服务。一句话,虽然这里很大,你也没来过这里,但是你想在这里迷路也不容易,除非是故意。展台延学苑大道一字排开绵延近一里。起初觉得这种战地帐篷的风格太简陋,但是很快我就体会到这样做是出于防疫考虑——半开放的空间最大程度保证通风换气减少人群交换病毒的机会。只不过25日那天天气闷热,在展台工作的华为同事可受了大罪,为了给开发者一个安心的参观环境,他们付出更多的辛苦。我猜想华为租赁展示设备也多花了不少钱,毕竟室外条件下设备的耗损比室内大得多。HDC做到了对开发者最细微的体贴。

第三印象:人气

起初我都觉得观众不会很多。事实证明我错得离谱。不但Keynote爆满,所有的分论坛、技术论坛,只要晚一点肯定是一位难求。展台上更是人头攒动,各种交流、体验、实验热火朝天。爆棚的人气充分证明了华为的技术号召力,说明像我这样的技术朝圣者还是不少的。

引人入胜的内容

我关注的方向是深度学习。华为深度学习框架Mindspore开源已一年。这一年当中,开源社区推出很多课程、训练营活动,令我受益良多。恰逢会前不久看到华为与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S自动驾驶路测的小视频,让我产生到现场探寻一番华为深度学习上发展神速的原因。幸运的是,今年HDC有蛮多涉及AI的内容。

在25日上午的Keynote上,田奇博士讲述“AI工业化开发新模式”。在亲眼目睹经由2000亿参数训练的NLP大模型与田博士顺畅对话交互,以及CV大模型如何有效帮助国网重庆电力公司进行高压线路巡检的实际案例之后,我感觉深度学习学习的魔盒已经被华为打开,施放了不可思议的生产力。人工智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我们走得这么近,为我们创造这么多的价值。我去年问过华为,既然做了全栈协同的一整套深度学习解决方案,为什么不去国外打比赛证明一下自己?现在看来,华为瞄准的是工业化实际应用,能实用就是最好的证明。我感觉当初提的问题太幼稚,也太低估了华为的强大研发能力。

在人工智能全场景创新与实践峰会上,所见所闻进一步证明了我的印象。华为把全场景AI解决方案应用到传统行业,加速行业转型,创造了非常明显商业价:

  • 北京科技大学在钢铁行业中把鲲鹏和昇腾架构和5G网络应用到了自动转钢场景。传统人工通过手柄操作难度大且效率低,而普通基于规则的图像识别技术无法做到实时识别且受水汽干扰严重。使用了华为技术之后,不但实现了复杂环境下实时传输图像,而且通过高光抑制算法、水汽处理算法、图像矫正与标定算法、角点跟踪算法和实时控制算法等这一整套组合拳,成功用自动转钢取代了人工转钢,维护成本也大幅下降。

  • 中国科技大学将ModelArts用于油气探测业务,把深度学习降维、分类或回归等方法与行业专家知识相结合,破解传统地球物理方法对海量多元异构数据表达力能弱、计算精度差的问题,建模成本下降30%,地质断层面判读的工作量原来的数人天下降到几分钟机时,还有90%以上的地层提取效率提升和70%以上的储量预测的精度提升,使探油进入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为我们国家减少对外油气依存度、提升能源安全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把华为AI用在了抗新冠药物的筛选上。药物研发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工程,一种新药的研发动辄长达十几年,这种效率对于像新冠这样的突发疫情来说远水不解近渴。华为医疗智能体平台上集成了多种算法,能够应用在蛋白质一级维结构预测三维结构、新型化合物发现、老药新用等领域。在疫情刚刚爆发的2020年1月19日,华为就与上海药物所成立了抗新冠联合技术团队,1月26日就完成了解析了首个新冠病毒的靶标,2月份还公布了30多种可能对新冠有效的化合物结构。15000核超大算力针对21个靶点在几天的时间里完成8500个上市药物的筛选工作,而传统方法需要几个月,华为AI提升了至少10倍的抗新冠药物的筛选效率。我意外地了解到一个冷知识——全球已知约4500种疾病,90%以上是无药可治的,可见人类的自救之路还很长,也许人工智能真的是我们希望所在。

从整场论坛可以看出,华为AI的志向是赋能制造、交通、能源、物流、医疗等等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实体产业。这些行业应用场景差异大,创新成本高,都是难啃的骨头,这充分体现了华为作为技术领袖的责任担当。

为了感受华为AI的发展速度,我特意找了2020年HDC的视频看。一年以前的HDC上,AI出镜率非常低,MindSpore也只是按下了启动键。仅仅一年的时间,华为的全栈AI解决方案就实现2000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而且在各个行业都有落地实用,着实让人惊叹。

两天的朝圣之旅很快就过去了,虽然意犹未尽,但是收获满满。我相信,掌握了全栈核心技术的华为,领导不断壮大的开源生态,在AI这条路上奔跑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