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Review (九、面向对象----封装)
【摘要】
文章目录
理解封装使用访问控制符
在面向对象程式设计方法中,封装(英语:Encapsulation)是指一种将抽象性函式接口的实现细节部份包装、隐藏起来的方法。
理解封装
封装( Encapsulation) 是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之一(另外两个是继承和多态) ,它指的是将对象的状态信息隐藏在对象内部,不允许外部程序直接访问对象内部信息,而是通过...
在面向对象程式设计方法中,封装(英语:Encapsulation)是指一种将抽象性函式接口的实现细节部份包装、隐藏起来的方法。
理解封装
封装( Encapsulation) 是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之一(另外两个是继承和多态) ,它指的是将对象的状态信息隐藏在对象内部,不允许外部程序直接访问对象内部信息,而是通过该类所提供的方法来实现对内部信息的操作和访问。
使用封装,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 隐藏类的实现细节
- 让使用者只能通过事先预定 的方法来访问数据,从而可以在该方法里加入控制逻辑,限制对成员变量的不合理访问
- 可进行数据检查,从而有利于保证对象信息的完整性。
- 便于修改,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为了实现良好的封装, 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 将对象的成员变量和实现细节隐藏起来,不允许外部直接访问
- 把方法暴露出来,让方法来控制对这些成员变进行安全的访问和操作
因此,封装实际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把该隐藏的隐藏起来;把该暴露的暴露出来 。
这两个方面都需要通过使用 Java 提供的访问控制符来实现。
使用访问控制符
Java提供了3个访问控制符 private ,protected ,public ,分别代表了三个访问控制级别,另外还有个不加任何访问控制符的访问控制级别(默认),提供了四个访问控制级别 ,Java访问控制符的访问控制级别由小到大如图:
- private:仅对本类可见
- 默认(无修饰符): 对本包可见
- protected: 对本包和所有子类可见
- public 对所有类可见
Java访问控制符的访问范围表如下:
private | default | protected | public | |
---|---|---|---|---|
同一个类中 | √ | √ | √ | √ |
同一个包中 | √ | √ | √ | |
子类中 | √ | √ | ||
全局范围 | √ |
public class EncapTest{ //使用 private 修饰成员变量,将这些成员变量隐藏起来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idNum; private int age; //提供方法来操作成员变量 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public String getIdNum(){ return idNum; } public void setAge( int newAge){ age = newAg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ewName){ name = newName; } public void setIdNum( String newId){ idNum = newId;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关于访问控制符的使用,存在如下几条基本原则:
- 类里的绝大部分成员变量都应该使用 private 修饰,只有 一些static 修饰的,类似全局变量的成员变量,才可能考虑使用 public 修饰,除此之外,有些方法只用于辅助实现该类的其他方法,这些方法被称为工具方法 ,工具方法也应该使用 private 修饰
- 如果某个类主要用做其他类的父类,该类里包含的大分方法可能仅希望被其子类重写,而不想被外界直接调用,则应该使用 protected 修饰这些方法。
- 希望暴露出来给其他类自由调用的方法应该使用 public 修饰,因此,类的构造器通过使用 public修饰,从而允许在其他地方建该类的实例。外部类一般都用public修饰,以便被其它类访问。
参考:
【1】:《疯狂Java讲义》
【2】:《Java核心技术 卷一》
【3】:https://www.runoob.com/java/java-encapsulation.html
文章来源: blog.csdn.net,作者:三分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blog.csdn.net/sinat_40770656/article/details/102640629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