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驻共创】如何使微服务更加便利

举报
DevFeng 发表于 2021/03/28 18:31:04 2021/03/28
【摘要】 【云驻共创】如何使微服务更加便利近些年微服务大行其道,许多开发者为了微服务而微服务,没有考虑实际业务场景,只是为了追求技术热点,盲目引入微服务,但又缺乏相应的技术掌控能力,最后影响了业务的稳定性。 微服务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大型公司开始面临单体架构的局限的情况下诞生的。微服务让部署服务器和管理基础设施的工作变得非常容易。很快,一个围绕微服务的产业发展壮大起来,它逐渐成为寻求扩展的企业默认架构...

近些年微服务大行其道,许多开发者为了微服务而微服务,没有考虑实际业务场景,只是为了追求技术热点,盲目引入微服务,但又缺乏相应的技术掌控能力,最后影响了业务的稳定性。

微服务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大型公司开始面临单体架构的局限的情况下诞生的。微服务让部署服务器和管理基础设施的工作变得非常容易。很快,一个围绕微服务的产业发展壮大起来,它逐渐成为寻求扩展的企业默认架构。不幸的是,现在有许多公司由于这种选择而掉进了各种之前想不到的坑里。

下图是2015年到2021的百度搜索指数,微服务急速上升,然后开始趋于平缓。

   

微服务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大型公司开始面临单体架构的局限的情况下诞生的,并非所有的项目都适用于微服务,就算是适用于微服务的项目,是否又可以很好的使用的微服务吗?今天就来谈一谈华为云在使用微服务的时候,是如何处理微服务在实际开发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如何更快的交付新的云服务

1.1:仅仅是注册发现吗?

 

 

 

 

上图是一个简单的注册发现过程,注册发现的真的是在做一个注册发现吗?其实并不是的,我们需要一些其他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在管理微服务的时候能够更加的高效。注册发现应该承担的更多职责,增加更多手段,可以技术管理者提供反馈

首先我们在注册微服务的时候,每一个微服务的实例会有很多的信息,会有版本号、微服务名、环境信息以及服务框架。这些我们都会注册上来,最终发现是一个实例的IP和端口号。作为一个程序来说我们其实不太关心,更多人来关心的信息。所以说如果我们需要高效的管理服务的话,我们先要返回一个实体分离,分成一个基本不变的静态信息与经常会变化的动态信息,从而能够让我们的微服务更快的拉起。

 

 

1静态信息

 

 

2动态信息

1.2:服务的依赖应该如何管理

在开发微服务的功能中,我们很难管理架构,可能会出现服务重复调用和循环依赖,会增加项目的复杂度,导致项目很难去升级。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审视依赖方向,按需推送实例变化,实时监控架构的依赖情况。

 

 

3服务依赖管理

 

1.3:为什么应用API first

在微服务开发的过程中,架构师设计了一些api能力,却不会去描述api能力。一般都是由开发去完成的,所以很难去管控开发所写的api

当我们的系统变成微服务的时候,微服务A依赖微服务B,在微服务B没有完成前,微服务A很难开始。所以我们通过注册到ServiceCombAPI生成mock代码进行集成测试。等到服务发布后,再切换到真实服务进行测试。应该可以在本地进行复杂分布式系统的测试,从而达到提升研发质量

 

 

 

总结,通过静态与动态信息分离,服务依赖管理,应用API first,可以给架构师提供一个审视视角,

例如,可以帮助架构师规划合理的API设计,依赖关系;规范微服务元数据,防止滥用字段和冗余数据 ;提供可靠的注册发现等。

2:远远不止交付业务功能

 

 

冰山之下

在日常开发中这些非业务逻辑也占用了很大的工作量,我们采用了ServiceCenter的层叠架构,来减少工作量。

 

 

ServiceCenter架构

ServiceCenter架构包含了一下

  1. 服务注册发现:通过注册发现完成 服务拓扑的感知
  2. 契约发现:每个服务具备一个契约 记录,支持多种格式如Open APIgRPC proto
  3. 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管 理员可以管理账号,将账号分发给 微服务或者不同人员
  4. 服务治理:针对微服务下发治理规 则,比如重试,限流,熔断,路由 策略等

2.1如何进行不同交付局点,不同代码分支交付

当我们面对产品定制化交付的时候,开发人员为了满足不同客户之间的差异需求,创建了很多分支,来交付不同的客户。如果有更多的客户,仅靠分支管理,是无法完成定制化交付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完成这项工作。

 

 

2.1.1 将后端服务作为插件使用

常见的后端服务基本配额管理,认证鉴权服务,对象存储服务。那是如何实现插件机制的呢?

  • 定义后端接口
  • 定义插件集,提供安装API

2.2.2 沉淀需求基线

为什么要沉淀需求基线?所谓的基线就是必须要实现的东西。因为这些需求在每个不同的项目中都是必须要满足的。

例如:

  • 请求体必须做大小限制
  • API必须限流
  • 密码不能明文存储
  • 访问进行认证鉴权
  • 无单点故障
  • 访问审计
  • 运维能力

当你发现公司内部不同 部门都在开发自己的协议做自己的服务治理时,再向将业务统一一个架构,一个工具链上,将非常困难。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标准化运行时模型,因为不同部门可能有私有协议诉求,那么服务治理就交给核心框架完成。协议由业务部门决定自主研发或是集成现有协议。

 

6标准化运行时模型

2.2.3 配置管理

在微服务项目中我们另外一个重点就是配置管理,我们实现了一个轻量级框架Go chassisGo chassis可以远端管理:生产环境;本地管理:集尘测试;内存管理:UT测试。

 

7Go Chassis

 

2.2.4 易处理

微服务的几大要素里,其中一个就是易处理。基本含义,快速启动和优雅终止可最大化健壮性。 该要素原则体现到微服务应用有三点实践: 微服务启动时可以同时并发多个线程,采用懒加载方式,这样实现快速启动。 微服务终止是检查所有资源都是否销毁,所有监听都要关闭,释放所有的资源,最后什么也不留下地离开。 当非正常结束时,微服务自动恢复到默认状态上。

协议服务管理:

1:统一Server模型

2:通过配置进行协议服务管理。

 

 

优雅停机过程:

  1. 停止心跳
  2. 注销实例
  3. 中断端口监听
  4. 处理所有请求后退出

 

自定停机过程:

  1. 停机前后可以定制逻辑
  2. 可以彻底劫持go chassis原本停机过程
  3. 可以替换默认的系统信号

 

http的优雅停机实现:

 

 

2.2.5 轻量级内核

 

下图是目前开源三方件依赖数量最少的工程,那我们的依赖都去了哪里?通过按需使用扩展能力和插件和定制的加载过程,来减少依赖。

 

 

8go.mod

 

go-chassis-extension工程,按需使用扩展能力和插件 。

 

bootstrap中,可定制的加载过程

 

 

 

 

3云原生生态构建

在生态上我们也做了一些自己的工作,例如在spring cloud上也做了一些扩展。

 

例如:

  • 利用开源,只做扩展,不做封装:保持原生spring cloud代码写法,并做特性增强
  • 增强注册发现:提供文档管理,编写一份spring cloud 代码即可自动生成并上传到服务中心
  • 路由管理:自定义规则完成金丝雀发布,蓝绿发布
  • 增强配置管理:原生注解,接入到自研配置管理,提供配置一键回滚,历史管理,推送轨迹等高级特性

3.1该不该用SideCar模式?

将应用程序的组件部署到单独的进程或容器中,以提供隔离和封装。此模式还可以使应用程序由异构组件和技术组成。这种模式被称为Sidecar,因为它类似于连接到摩托车的边车。在该模式中,边车附加到父应用程序并为应用程序提供支持功能。 sidecar还与父应用程序共享相同的生命周期,与父项一起创建和退役。边车图案有时被称为搭接图案并且是分解图案。

1:负载均衡、通用指标监控,路由管理等能力“卸载”到服务网格,适合自己业务的才是最好的 。

2: 卸载后,应用仍需要一个云原生开发框架,来提升团队效能,除了异构系统对接,还有业务指标,优雅停机,配置治 理等云原生需要满足的能力,微服务框架可能会逐渐演进为轻量级框架或者说叫“云应用框架” 。

3 过分的市场热度和吹捧,对最终用户是一种伤害,技术是拿来用的,不是讲出来的。

4:案例

4.1案例一(华为网管产品)

  • 快速管理华为和三方设备
  • 设备配置能力开放

 

4.2案例二(实时音视频 RTC

  • 华为荣耀手机和智慧屏等终端的视频通话后台
  • 已独立上线公有云,支撑终端公司畅联通话上亿注册用户,基于go-chassis进行服务治理。

 

产品页面:https://www.huaweicloud.com/product/rtc.html

4.3案例三(边缘计算KubeEdge

  • 基于go chassis开发服务治理底座
  • 管理着全国29个省、自治区的将近10万边缘节点,超过50万边缘应用的部署。支撑了1万多个收费站中门架信息采集业务的不断调整、更新,满足了每日3亿条以上的信息采集。
  • 为日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创新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撑

 

Git地址:https://github.com/kubeedge/kubeedge

4.4案例四(某框架二次封装)

 

 

本文整理自华为云社区内容共创活动第二期之【线下分享】华为云的微服务实践

查看活动详情: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111494-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