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系列之1 基本简介

举报
叶康铭 发表于 2021/03/26 00:11:48 2021/03/26
【摘要】 什么是Docker Docker是一种容器技术,实现了已轻量级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解决方案。 Docker 的基础是 Linux 容器(LXC)等技术。在 LXC 的基础上 Docker 进行了进一步的封装,让用户不需要去关心容器的管理,使得操作更为简便。用户操作 Docker 的容器就像操作一个快速轻量级的虚拟机一样简单。 Docker 和传统虚拟化方式的不同之处,容...

什么是Docker

Docker是一种容器技术,实现了已轻量级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解决方案。 Docker 的基础是 Linux 容器(LXC)等技术。在 LXC 的基础上 Docker 进行了进一步的封装,让用户不需要去关心容器的管理,使得操作更为简便。用户操作 Docker 的容器就像操作一个快速轻量级的虚拟机一样简单。

Docker 和传统虚拟化方式的不同之处,容器是在操作系统层面上实现虚拟化,直接复用本地主机的操作系统,而传统方式则是基于硬件层面实现虚拟化。

Docker利用nameSpace进程间隔离,chroot实现文件系统隔离,cgroup实现资源隔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用docker

Docker在整个开发周期都可以完美的辅助你实现快速交付。例如开发者可以使用一个标准的镜像来构建一套开发容器,开发完成之后,运维人员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容器来部署代码。 Docker 可以快速创建容器,快速迭代应用程序,并让整个过程全程可见,使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更容易理解应用程序是如何创建和工作的。 Docker 容器很轻很快!容器的启动时间是秒级的,大量地节约开发、测试、部署的时间。

高效的部署和扩容

Docker 容器几乎可以在任意的平台上运行,包括物理机、虚拟机、公有云、私有云、个人电脑、服务器等。 这种兼容性可以让用户把一个应用程序从一个平台直接迁移到另外一个。
Docker的兼容性和轻量特性可以很轻松的实现负载的动态管理。你可以快速扩容或方便的下线的你的应用和服务,这种速度趋近实时。

更高的资源利用率

Docker 对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很高,一台主机上可以同时运行数千个 Docker 容器。容器除了运行其中应用外,基本不消耗额外的系统资源,使得应用的性能很高,同时系统的开销尽量小。传统虚拟机方式运行 10 个不同的应用就要起 10 个虚拟机,而Docker 只需要启动 10 个隔离的应用即可。

更简单的管理

使用 Docker,只需要小小的修改,就可以替代以往大量的更新工作。所有的修改都以增量的方式被分发和更新,从而实现自动化并且高效的管理。

Docker服务架构

Docker引擎是一个Client/Server结构的应用,Client通过REST API与Server进程通信实现容器、镜像、网络、卷等资源的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的资源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镜像(image)

镜像(image)是一个只读的模板。一个镜像可以包含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环境,里面仅安装了 Apache 或用户需要的其它应用程序。镜像可以用来创建 Docker 容器,一个镜像可以创建很多容器。Docker 提供了一个很简单的机制来创建镜像或者更新现有的镜像,用户甚至可以直接从其他人那里下载一个已经做好的镜像来直接使用。

仓库(repository)

仓库(repository)是集中存放镜像文件的场所。有时候会把仓库和仓库注册服务器(registry)混为一谈,并不严格区分。实际上,仓库注册服务器上往往存放着多个仓库,每个仓库中又包含了多个镜像,每个镜像有不同的标签(tag)。

容器(container)

Docker 利用容器(container)来运行应用。容器是从镜像创建的运行实例。它可以被启动、开始、停止、删除。每个容器都是相互隔离的、保证安全的平台。可以把容器看做是一个简易版的 Linux 环境(包括root用户权限、进程空间、用户空间和网络空间等)和运行在其中的应用程序。
容器的定义和镜像几乎一模一样,也是一堆层的统一视角,唯一区别在于容器的最上面那一层是可读可写的。

数据卷(volumes)

数据卷(cvolumes)设计的目的是提供持久化数据或者实现在多个容器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容器中数据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数据卷和数据卷容器。

网络(network)

网络(network)是为了实现容器间或容器与外接进行通信,Docker提供了6种网络模式来解决不同场景下的连接方案,分别是bridge、host、overlay、macvlan、none、network plugin。

文章来源: blog.csdn.net,作者:叶康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blog.csdn.net/m0_38030719/article/details/103922790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