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算法集锦(2):递归精讲

举报
看,未来 发表于 2021/02/20 02:46:29 2021/02/20
【摘要】 文章目录 前言从“楼梯事件”说起解决方案自下而上记忆化 代码实现 递归的解题步骤递归精练1、打印杨辉三角的第k行代码实现: 2、合并两个有序链表代码实现: 3、快速排序双边遍历单边遍历双边循环代码实现2、单边循环代码实现 前言 之前是写过一篇“递归”的博客,但是感觉有点水,例题没有给到位,细节也没有点明白,所以今天再写一遍,前面那篇就删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言

之前是写过一篇“递归”的博客,但是感觉有点水,例题没有给到位,细节也没有点明白,所以今天再写一遍,前面那篇就删了吧。


从“楼梯事件”说起

在这个古老的国度,流传着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爬楼梯问题。
在你面前,有N层楼梯,对于你来说,一次只能爬一层或两层楼梯。试问,你知道自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爬上这N层楼梯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方案

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暴力枚举,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还没学递归的时候也是想着暴力枚举,但是枚举到后面就会发现行不通了。

不过,再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暴力枚举,枚举一下,找出规律

先看4层楼梯的情况:

111213141112241123142213142224
 
  • 1
  • 2
  • 3
  • 4
  • 5

括号中是爬完之后的具体层数。

我们可以发现,要一步登顶的楼层,有且仅有:2层,或者3层。
那也就是说,到达顶层(N)的方法数,就是到达(N-1)层和到达(N-2)层方法数的和。

那要怎么知道到达(N-1)层和到达(N-2)层的方法数呢?
往下递推,到达(N-1)层的方法数就是到达(N-2)层和(N-3)层方法数的和。
递推到什么时候结束呢,递归到某一层的方法数可以唯一确定的时候,比方说递推到了1层和2层。

令 dp[i] 表示能到达第 i 阶的方法总数:

dp[i]=dp[i−1]+dp[i−2]

  
 
  • 1

自下而上

我看到好多地方都在说什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是吧。
这个递归问题呢,我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什么呢?

假设现在有10层台阶,那么自上而下的递归方式是:

108+96+7+7+84+5+5+6+5+6+6+7层

···

  
 
  • 1
  • 2
  • 3
  • 4
  • 5
  • 6

这些层数,都不用去储存的吗?
在递归中,每一层的状态都要存储到栈空间中

我试过30层这样递归下去,栈空间直接爆了。

记忆化

那又什么办法来消除这些重复项呢?有的。采用递归记忆化的方式,也就是备忘录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消除上述情况中的重复计算,其中一个想法是将中间结果存储在缓存中,以便我们以后可以重用它们,而不需要重新计算。

这个想法也被称为记忆化,这是一种经常与递归一起使用的技术。

我们可以使用哈希表来跟踪每个以 n 为键的 F(n) 的结果。 散列表作为一个缓存,可以避免重复计算。 记忆化技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演示了如何通过增加额外的空间以减少计算时间。

现在,我们只需要存储30个递归栈了。


这就是最优方案了吗?很显然,并不是,我们还可以精益求精。

如果说,4层 = 3层+2层,那我们为什么不给它倒过来呢?

1+2= 32+3= 4层

···

  
 
  • 1
  • 2
  • 3
  • 4

这是斐波那契数列,在这里,也不需要啥记忆化了,咱只需要储存两个节点就行了,又快。

所以最后的代码实现为:


代码实现

int climbStairs(int n) { if(n == 1) return 1; int n1 = 1,n2 = 2; int temp = n2; while(n>2){ temp = n1+temp; n1 = n2; n2 = temp; n--; } return temp;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递归的解题步骤

当你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的时候,自然是可以一眼就看出其中的递推关系式。
但现实是我们很多人还没到那个水平。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一步一步来吧。

1、明确你要干嘛
2、明确递归的结束条件
3、寻找递推关系式
4、注意边界条件与调用方式

  
 
  • 1
  • 2
  • 3
  • 4

递归精练

1、打印杨辉三角的第k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

	vector<int> getRow(int rowIndex) { vector<int> ret(rowIndex+1,0); ret[0] = 1; if (rowIndex == 0) return ret; for (int j = 1; j <= rowIndex; j++) { for (int i = j-1; i >0; i--) { ret[i] = ret[i - 1] + ret[i]; } ret[j] = 1; } return ret;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2、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如题。


代码实现:

	ListNode mergeTwoLists(ListNode l1, ListNode l2) { if (l1 == NULL) { return l2; } else if (l2 == NULL) { return l1; } else if (l1.val < l2.val) { l1.next = mergeTwoLists(l1.next, l2); return l1; } else { l2.next = mergeTwoLists(l1, l2.next); return l2;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3、快速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边遍历

这个方法呢,如果对快慢指针和双指针不是很了解的朋友可以现在了解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啊,确定基准为4,左指针指向第一个元素,右指针指向尾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右指针开始,向前遍历,找到第一个大于基准的元素就停下,轮到左指针,同理。

当两个指针都停下之后,将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值互换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左右指针重合。

重合之后,将基准元素与左右指针当前位置元素进行互换。

一次循环之后,重复上述动作,对划分出的部分再次循环,直到每个部分都只有一个元素为止。

单边遍历

这个是快慢指针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mark,是慢指针。快指针没标出来。,依旧找好了基准,快指针从慢指针后一位开始快速遍历,直到遍历到小于基准元素的元素时停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慢指针前移一位,将当前快慢指针位置元素互换(如果重叠就算了)。然后快指针继续向后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左右指针重合。

重合之后,将基准元素与左右指针当前位置元素进行互换。

一次循环之后,重复上述动作,对划分出的部分再次循环,直到每个部分都只有一个元素为止。


双边循环代码实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doubleSideSort(vector<int> &vec1,int left,int right)	//序列与左右指针传入
{
	//结束语
	if (right == left)
		return;

	//基准确定
	int flag = vec1[left];

	int keep_right = right;
	int keep_left = left;
	int change_temp;

	//当左右指针还没重合
	while (left<right)
	{
		//左指针先走
		while (left<right && vec1[left]<=flag)
		{ left++;
		}//当遇到比基准大的数,停下来 //轮到右指针走
		while (left < right && vec1[right] >= flag)	//可以都等,反正最后都会归并
		{ right--;
		}//当遇到比基准小的数,停下来 if (left < right)
		{ change_temp = vec1[left]; vec1[left] = vec1[right]; vec1[right] = change_temp;
		} //然后继续循环
	}

	//left--;

	//接着将基准放进去,此时必定是左右相合,则左值若大于左值左边一位,和左值左边一位换,若小,则和左值换
	if (vec1[left] > vec1[left - 1])
	{
		vec1[keep_left] = vec1[left-1];
		vec1[left-1] = flag;
	}
	else
	{
		vec1[keep_left] = vec1[left];
		vec1[left] = flag;
	}

	doubleSideSort(vec1,0,left-1);
	doubleSideSort(vec1, right, keep_right);
}

int main()
{
	vector<int> vec1 = { 4,6,8,7,9,3,1};	//测试用2个数测试最直观,因为最后都要通过这一步才能正常
	int left = 0;
	int right = vec1.size() - 1;

	doubleSideSort(vec1, left, right);

	for (; left <= right; left++)
		cout << vec1[left]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2、单边循环代码实现

void oneSideSort(vector<int>& vec1, int slow, int hight)
{
	//设置退出条件
	if (slow >= hight)
		return;

	//将标志位留住
	int flag = vec1[slow];

	int keep_slow = slow;
	int keep_hight = hight;

	//使用快指针遍历,将小于标志位的前移
	for (int quick = slow + 1; quick <= hight; quick++)
	{ if (vec1[quick] < flag)
		{ slow++; int change_temp = vec1[slow]; vec1[slow] = vec1[quick]; vec1[quick] = change_temp;
		} 
	}
	vec1[keep_slow] = vec1[slow];
	vec1[slow] = flag;

	oneSideSort(vec1, keep_slow,slow-1);
	oneSideSort(vec1,slow+1, keep_hight);
}

int main()
{
	vector<int> vec1 = {2,1,2,3};	//测试用2个数测试最直观,因为最后都要通过这一步才能正常
	int left = 0;
	int right = vec1.size() - 1;

	oneSideSort(vec1, left, right);

	for (; left <= right; left++)
		cout << vec1[left]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我讲明白了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来源: lion-wu.blog.csdn.net,作者:看,未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lion-wu.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38576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