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P设计模式

举报
yd_221104950 发表于 2020/12/04 00:42:00 2020/12/04
【摘要】 Model–view–presenter (MVP) 是model–view–controller (MVC)设计模式派生出来的。MVP经常用来创建用户界面。 presenter是作为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存在。在MVP中,所有页面显示逻辑都会被推送到presenter。 以下这张图是MVC模式的: MVP与MVC有着一个重大的区别:在MVP中View并不直接使用Mo...

Model–view–presenter (MVP) 是model–view–controller (MVC)设计模式派生出来的。MVP经常用来创建用户界面。
presenter是作为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存在。在MVP中,所有页面显示逻辑都会被推送到presen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下这张图是MVC模式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VP与MVC有着一个重大的区别:在MVP中View并不直接使用Model,它们之间的通信是通过Presenter (MVC中的Controller)来进行的,所有的交互都发生在Presenter内部,而在MVC中View会直接从Model中读取数据而不是通过 Controller。

在MVC模型里,Model不依赖于View,但是View是依赖于Model的。不仅如此,因为有一些业务逻辑在View里实现了,导致要更改View也是比较困难的,至少那些业务逻辑是无法重用的。
虽然 MVC 中的 View 的确“可以”访问 Model,但是我们不建议在 View 中依赖 Model,而是要求尽可能把所有业务逻辑都放在 Controller 中处理,而 View 只和 Controller 交互,将此进行改进,就有了MVP模式。

MVP是一种用户界面体系结构模式,旨在促进自动化单元测试和改进显示逻辑中关注点的分离。

  • model(模型)是定义要在用户界面中显示或以其他方式操作的数据的接口。
  • view(视图)是一个被动界面,它显示数据(模型)并将用户命令(事件)路由给presenter,以便对该数据进行操作。
  • presenter对模型和视图进行操作。它从存储库(模型)中检索数据,并格式化数据以便在视图中显示。

在MVP里,Presenter完全把Model和View进行了分离,主要的程序逻辑在Presenter里实现。
而且Presenter与具体的View是没有直接关联的,而是通过定义好的接口进行交互,从而使得在变更View时候可以保持Presenter的不变,即重用!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编写测试用的View,模拟用户的各种操作,从而实现对Presenter的测试–而不需要使用自动化的测试工具

我们甚至可以在Model和View都没有完成时候,就可以通过编写Mock Object(即实现了Model和View的接口,但没有具体的内容的)来测试Presenter的逻辑。

在MVP里,应用程序的逻辑主要在Presenter里实现,其中的View是很薄的一层。在这个过程中,View是很简单的,能够把信息显示清楚就可以了。

如果要实现的UI比较复杂,而且相关的显示逻辑还跟Model有关系,就可以在View和Presenter之间放置一个Adapter。由这个 Adapter来访问Model和View,避免两者之间的关联。而同时,因为Adapter实现了View的接口,从而可以保证与Presenter之间接口的不变。这样就可以保证View和Presenter之间接口的简洁,又不失去UI的灵活性。 在MVP模式里,View只应该有简单的Set/Get的方法,用户输入和设置界面显示的内容,除此就不应该有更多的内容,绝不容许直接访问Model——这就是与MVC很大的不同之处

通常,视图实现实例化具体的Presenter对象,并提供对自身的引用。

MVP模式的优点:

  • 模型与视图完全分离,我们可以修改视图而不影响模型
  • 所有的交互都发生在一个地方——Presenter内部,可以更高效地使用模型
  • 可以将一个Presenter用于多个视图,而不需要改变Presenter的逻辑。这个特性非常的有用,因为视图的变化总是比模型的变化频繁
  • 如果我们把逻辑放在Presenter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脱离用户接口来测试这些逻辑(单元测试)

MVP模式的缺点:

由于对视图的渲染放在了Presenter中,所以视图和Presenter的交互会过于频繁。还有一点需要明白,如果Presenter过多地渲染了视图,往往会使得它与特定的视图的联系过于紧密。一旦视图需要变更,那么Presenter也需要变更了。比如说,原本用来呈现Html的Presenter现在也需要用于呈现Pdf了,那么视图很有可能也需要变更。

MVP模式实例

Model层

IUser接口,不同的登录功能的实现类都要实现这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User { String getUserName(); String getPassword(); boolean checkLogin(@NonNull String userName, @NonNull String pwd);
}

  
 
  • 1
  • 2
  • 3
  • 4
  • 5

实现登录功能的实现类UserModelImpl:

public class UserModelImpl implements IUser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ublic UserModelImpl(String userName,String password){ this.userName = userName; this.password = password;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 return password;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heckLogin(@NonNull String userName, @NonNull String pwd) { if(userName.equals(this.userName) && pwd.equals(this.password)){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如果改了登录规则,只要实现多一个实现了这个接口的登录类,然后使用它即可。要切换回去也只要用回原先那个登录类即可。

View层

ILoginView接口,所有要实现登录页的activity都要实现这个接口,只要这样,Presenter才能通过这个接口来控制视图。

public interface ILoginView { void onClearText(); void onLoginResult(boolean result);
}

  
 
  • 1
  • 2
  • 3
  • 4

ILoginView接口的activity实现类LoginActivity:

package com.wong.mvpdemo.view;

...

public class Log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implements ILoginView {

	... private ILoginPresenter loginPresenter;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init loginPresenter = new LoginPresenterImpl(this);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earText() { editUser.setText(""); editPass.setTex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LoginResult(boolean result) { btnLogin.setEnabled(true); btnClear.setEnabled(true); if (result) { Toast.makeText(this, "Login Success", Toast.LENGTH_SHORT).show(); startActivity(new Intent(this, HomeActivity.class)); } else{ Toast.makeText(this, "Login Fail",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presenter层

这一层实现了Model与View层的解耦,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在这一层实现。
ILoginPresenter接口,所有的登录页Activity内部都要声明这个接口,这样登录页Activity才能通过这个接口来实现业务逻辑。因此ILoginPresenter的初始化是在Activity中完成的。

public interface ILoginPresenter { void clear(); void doLogin(String name, String password);
}

  
 
  • 1
  • 2
  • 3
  • 4

实现ILoginPresenter接口:

package com.wong.mvpdemo.presenter;

import android.os.Handler;
import android.os.Looper;

import com.wong.mvpdemo.model.IUser;
import com.wong.mvpdemo.model.UserModelImpl;
import com.wong.mvpdemo.view.ILoginView;

/**
 * @author WongKyunban
 * description
 * created at 2019-04-10 下午7:13
 * @version 1.0
 */
public class LoginPresenterImpl implements ILoginPresenter { private ILoginView iLoginView; //视图 private IUser user; //模型 private Handler handler; public LoginPresenterImpl(ILoginView iLoginView) { this.iLoginView = iLoginView; initUser(); handler = new Handler(Looper.getMainLoop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lear() { iLoginView.onClearText();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Login(String name, String password) { final boolean isSuccess = user.checkLogin(name, password); handler.postDelaye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LoginView.onLoginResult(isSuccess); } }, 3000); } private void initUser() { user = new UserModelImpl("wongkyunban", "1688");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presenter结合model模型来实现业务逻辑,通过view层来控制视图。所以model中的业务接口与presenter的接口要大概一致,因为说到底presenter是要通过model来完成业务的。view的接口,则要看业务的结果需要更新那些UI来定。

demo示例

文章来源: blog.csdn.net,作者:WongKyunba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blog.csdn.net/weixin_40763897/article/details/8918365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