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设计的六大原则
1、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一个类中应该是一组相关性很高的函数、数据的封装。
2、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它能够指导我们建立一个稳定的、灵活的系统。软件中的对象(类、模块、函数等)对于扩展是开放的,但是对于修改是封闭的。因为扩展只是增加新的类、函数、模块等,不会影响原有的功能,但是修改就有可能会动到以前的逻辑从而引发不可预知的问题。
当软件需要变化时,要尽量通过扩展的方式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实现。
3、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替换原则的原理是抽象,同时靠“继承”来发挥作用。
面向对象的语言有三大特点:继承、封装、多态。里氏替换原则依赖于继承、多态这两大特点。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够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就是说,只要父类能出现的地方子类就可以出现,而且替换为子类也不会产生任何错误或异常,使用者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知道是父类还是子类。反过来就不行了,有子类出现的地方,父类未必就能够适应。
4、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依赖倒置原则的几个关键点:
1、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它们的抽像;
2、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
3、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在Java语言中,抽象就是指接口或抽象类,两者都不能直接被实例化,细节就是实现类,实现接口或继承抽象类而产生的类就是细节,细节可以直接实例化。
依赖倒置原则在Java语言中的表现就是模块间的依赖通过抽象发生,实现类之间不发生直接的依赖关系,其依赖关系是通过接口或抽象类产生的。这就是所谓的面向接口编程或面向抽象编程,这里的抽象指的就是接口或抽象类。
如果类与类直接依赖于细节,那么它们之间就有直接的耦合,当具体实现需要变化时,意味着要同时修改依赖者的代码,这限制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5、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类间的依赖关系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接口隔离原则将非常庞大的接口拆分成更小的、更具体的接口。接口隔离原则的目的是系统解开耦合,从而容易重构、更改和重新部署。让客户端依赖的接口尽可能地小。
6、迪米特原则(Law of Demeter)
这个原则也称为最少知识原则。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有最少的了解。即一个类应该对自己需要耦合或调用的类知道得最少,类的内部如何实现与调用者或依赖者没有关系,调用者或依赖者只需要知道它需要的方法即可。当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就会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就会越大。
谢谢阅读
文章来源: blog.csdn.net,作者:WongKyunba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blog.csdn.net/weixin_40763897/article/details/103465736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