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遥感智能体,最具普惠价值的AI应用
遥感技术为人们观测地物、认识世界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农业林业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遥感卫星数据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开放共享数据,将数据与各行业结合,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构建产业生态,是遥感产业化的未来。而每天PB级增长的海量卫星数据、耗费大量资源的模型训练、安全以及成本的问题,都给遥感行业的产业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除此之外,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快速处理能力不足,数据的使用效率不高等痛点也对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和分发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遥感影像使用的效率和空间决策的进行。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遥感产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极大地激发了遥感应用的创新,为当前行业面临的痛点构建了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让数据的处理更加高效,让数据价值被更好地利用。
AI遥感:普惠社会与商业
当下,卫星遥感与数字地球是对全人类具有普惠意义的技术。此前,卫星遥感更多被用于气象、农业、林业、救灾等国家社会与经济层面,而随着遥感卫星数量的增加以及分辨率的提升,在自然地形地貌等信息基础上叠加各类行业数据,就可以支撑金融、零售、电力等更多商业应用。
对此,华为云人工智能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张松表示,卫星遥感数据体量特别庞大,在接入过程中需要根据卫星的轨道高度、姿态等影像具体环境特征进行落地前的各种变化和处理,在落地后还要在整个的数据链路上的不同机构之间进行传递,对于数据的落地、处理等有特定诉求。其次,在数据加工应用阶段,行业模型缺失、行业算力缺失。最重要的是,目前还在大批量使用国外专业软件,不自主可控所导致的风险非常高。
然而,传统遥感应用面临着成本高、难度大、时效差、无保障等难题。而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快速处理能力不足、数据的使用效率不高等痛点,也对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和分发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可以低成本存储、处理、分析和分发遥感影像数据,AI技术可以取代人工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快速和创新性分析,带来更为广泛的应用。因此,发展自主可控的AI遥感和云服务,就成为中国自主可控需求的当务之急。
智能遥感升级,数字经济再提升
作为政企智能技术的合作伙伴,华为云一直在积极参与我国遥感产业进程。华为云与中科天塔合作,其航天器测控管理与空间信息应用服务平台——“航天云立方”目前已经在华为云稳定运行。
航天云立方平台完全基于华为云公有云架构进行了全新设计构建,将为各类用户提供在轨航天器与地面测运控资源的访问、控制和管理服务,通过标准化的信息接口向行业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航天资源访问能力,实现了信息透明、状态共享与并发操作。
在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层方面,华为云与中国四维合作,共同发布了四维地球遥感解决方案,该方案构建业界领先的云服务平台,提供包括基础影像底图、每日新图在内的通用遥感产品服务,大幅降低遥感数据使用门槛,实现按需、准实时云端提供高质量遥感数据。四维地球遥感解决方案还提供包括目标识别、变化检测在内的智能信息产品服务,可大幅降低人工判图时间,实现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准确识别地物、检测变化等信息。此外,该方案还提供包括网络地图服务、网络地图切片服务在内的应用开发服务及标准国际开放地理组织接口和表述性状态传递接口,可直接支持智慧城市平台、业务系统、手机APP以及各行业应用软件调用,联接政府、企业、公众等海量用户应用。
遥感智能体:挖掘时空数据价值
近年来,华为云一直在积极参与我国遥感产业进程。特别是在智能遥感领域进行了大量实践,涉及两大类应用:人工智能应用分析,成功实现影像全要素提取分类以及无人机影像车辆识别等;融合定量应用分析,包括近海岸水质分析、高分影像水指数提取、“一带一路”地区历年干旱指数提取等。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华为云累积了经验,推出了华为云GeoGenius-遥感智能体。
如今,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已经为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在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看来,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出现,为遥感数据的获取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云计算强大的算力和可靠的存储,可以为遥感数据的加工提供更方便、更高效、成本更低的方法;利用云端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实现遥感行业的增值服务,效率能够得到极大提升;5G则能够保证从云端提取大量数据的效率和速度,未来5G的普及必将使得从云端获取遥感数据及服务就如同在本地读取数据一样流畅。
总结而言:2020年,我们将进入智能遥感的黄金时代。在云+AI+5G技术的推动下,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就可以从全球角度重新观察和认识人类社会的经济与商业活动,进而为全人类带来普惠性经济价值。卫星遥感将是智能社会和智能经济的基础,将能有效推动全社会的协同与合作,而云+AI+5G将能快速推进遥感从科学研究和政府行业走向普通大众,成为下一个普惠技术。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