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混合云新格局,打破跨云管理新边界!

举报
x36962717 发表于 2020/03/23 11:14:40 2020/03/23
【摘要】 毫无疑问,随着全面云化时代的来临,企业级客户应用部署的范围从数据中心扩展至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模式,其应用服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将快速上升,由此也带了一系列巨大的挑战。所以,如何帮助企业上云、应用云、管理云、优化云,使企业付出更少的代价获得最好的云的服务,同时打破跨云管理的新边界,成为业界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英特尔和微软强强联手,推出了面向微软Azure Stack的英特尔精选...

毫无疑问,随着全面云化时代的来临,企业级客户应用部署的范围从数据中心扩展至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模式,其应用服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将快速上升,由此也带了一系列巨大的挑战。

所以,如何帮助企业上云、应用云、管理云、优化云,使企业付出更少的代价获得最好的云的服务,同时打破跨云管理的新边界,成为业界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

image.png

在此背景下,英特尔和微软强强联手,推出了面向微软Azure Stack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在基于Azure Stack的优化基础设施上实现了部署具有全闪存性能的混合云,可以说在提速企业通过上云实现数字化转型之路的同时,也重构了整个混合云市场的新格局。

在我看来,英特尔面向微软Azure Stack精选解决方案的推出,不仅是英特尔及时响应企业级客户上云需求的最新举措,也是其跟随新时代不断进化的体现,更是其不断探索与创新的重要印证。

打破跨云管理新边界

像人类历史上其他重大技术革命一样,云的影响远远超过技术本身,它不仅影响了商业模式和人的思维模式,更引发了一系列商业创新的革命。随着云快速发展和迭代,未来企业是云化的主角,各行各业将在云中成长,各种行业云也将不断兴起。

根据IDC的数据预测,到2021年,80%的应用开发部署都将基于云端,80%以上的500强企业将通过行业云向客户提供数字服务,企业在云服务以及云驱动硬件、软件和服务上的开支将翻倍超过5300亿美元,而其中超过90%来自多云环境。

image.png

不过,在此过程中,随着企业业务类型的日益多元化,企业需要多种云环境并存来适应新的业务发展,单纯的公有云或私有云已经不能满足现有业务需求,这就导致企业在上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挑战,具体来看:

首先,很多传统企业真正实施的时候却发现,今天的云并不是标准化的产品。特别是对于金融、通信等重点行业而言,出于对客户资金、信息安全,以及对行业监管要求的考虑,运行核心业务系统的IT系统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绝不能存在任何潜在风险因素。

此外,现阶段的公有云无法满足这些关键行业对安全稳定性的苛刻要求,而如果只构建私有云平台,则意味着需要为众多非核心业务采购大量的IT资源,这同样得不偿失。

其次,安全也成为了上云过程中的新课题。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大量企业的云化,无疑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风险,包括在云计算环境下,用户数据直接在云端计算与存储,数据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带来了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问题。同时,虚拟化技术使得传统物理安全边界逐渐缺失。此外,不同终端和大量应用的出现,同样给新的安全环境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威胁。

最后,随着应用多元化和应用数量的骤增、应用开发部署的高效和应用的快速交付需求成为刚需。例如,如何更轻松地对现有业务应用进行现代化升级,或者是开发全新的原生应用等等,毫无疑问这背后也需要更强大的基础设施平台的迭代和创新。

所以,向混合云迁移就成为了市场选择的主流方向,也成为了打破跨云管理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混合云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不同的平台需求,既能提供私有云的安全性,也能够提供公有云的开放性,在未来也将是企业采用云服务的主流模式。

其中,微软推出的Azure Stack就是混合云中的典型代表,它可以让企业灵活地选择将合适的应用放在云中还是在本地运行,而这两种情况都采用统一的应用开发流程。

不仅如此,凭借微软Azure Stack,企业还可以更轻松地保护数据中心内的敏感信息,支持传统应用,并为互联网连接能力有限的地点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此同时,仍然能够发挥公有云的优势来满足快速灵活的应用部署、应对数据中心激增以及其他需求。可以说,它真正将私有云和公有云的优势变得真正“合二为一”。

迈入混合云的新捷径

但是,企业在选择微软Azure Stack通往混合云的旅途中,通常也会遭遇一个难题,那就是传统基础设施通常无法提供企业所需的高性能、低延迟处理器、存储和联网能力,来适应对延迟敏感且具有高度扩展性的工作负载和应用。这也就意味着企业需要确保他们的集成化Azure Stack部署,需要经过适当的设计、优化和验证,从而完全支持现代化应用和服务。

image.png

基于此,面向微软Azure Stack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应用而生”。该精选方案可提供全闪存配置,非常适合现代企业的高扩展能力要求。同时,通过投资于全闪存基础设施,企业可以享受更高性能、更低延迟和更可靠的存储等诸多优势。

此外,与使用传统存储构建的解决方案相比,基于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搭建的Azure Stack的超融合基础设施还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资源。这有助于企业实现更低的长期总体拥有成本(TCO),并具有更好的扩展能力和敏捷性,以快速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具体而言:

首先,英特尔和微软共同合作,提供了基于云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参考设计,可满足Azure Stack上运行的一系列工作负载的各种需求。

例如,解决方案采用基于英特尔固态盘的全闪存存储架构,与HDD硬盘相比,可提供低延迟、高吞吐量和更高的可靠性。同时,这些解决方案还包含采用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高带宽英特尔以太网适配器以及其他英特尔技术的服务器,可实现更好的性能、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所以,通过精选方案可以大大缩短企业客户部署和配置已针对 Azure Stack 混合云部署而优化过的新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时间,同样也能减少OEM合作伙伴实施其Azure Stack设计方案时所需的验证时间。

其次,所有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均经过验证。据了解,英特尔和微软选择了IOStorm和SPECjbb2005基准测试方法,通过测量网络延迟和每秒总体输入/输出(I/O)操作次数(IOPS)来评估 Azure Stack 架构内的总体系统性能(包括 CPU、网络和存储),确保方案能够满足客户对性能工作负载的需求。

目前,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提供了两种经过验证的配置参考,其中基础配置,英特尔建议使用高性能的英特尔固态盘 DC S4500系列驱动器作为数据盘,并要求使用英特尔固态盘 DC P4600 系列作为缓存层。这两个英特尔固态盘系列都能提供远低于HDD硬盘的延迟,这让它们非常适合Azure Stack混合云部署。

而增强配置适用于客户那些要求最苛刻的混合云应用,英特尔建议采用全闪存存储配置,并使用SATA的英特尔固态盘 DC S4500 系列,或更高性能的基于NVMe的英特尔固态盘 DC P4500 系列驱动器作为数据盘,不仅可以帮助用户消除数据中心存储瓶颈问题,还能支持部署更大且更经济实惠的数据集。

最后,面向微软Azure Stack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除了具有强大的英特尔硬件基础之外,还通过更多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该方案的性能和安全性。包括了英特尔平台可信技术(英特尔PTT)或独立的可信平台模块(TPM)2.0、iWARP、英特尔超线程技术(英特尔HT技术)以及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等等。

不难看出,面向微软Azure Stack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不仅大大优化了软件和硬件,在计算、存储、网络、系统软件库、虚拟化、容器编排、应用等层面做了全面的优化和验证,真正为企业提供了可定制化的混合云方案。

更重要的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还“因地制宜”的推出了多种方案组合,在满足企业用户不同阶段的上云需求的同时,更为企业迈入混合云的过程中提供了一条新捷径。

重构混合云的新格局

在我看来,在通往全面云化的道路上,英特尔通过平台化能力的释放和不断的技术创新以及全新的合作模式,不仅为企业上云,也为众多合作伙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无疑将重构混合云市场的新格局。

image.png

★ 一是,在英特尔基于微软Azure Stack的混合云精选解决方案中,微软在软件方面的专业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客户更好的实施混合云策略,在保证关键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获得云技术带来的敏捷、弹性、高效的优势。而英特尔提供的高性能、易管理的解决方案,则大大提升了计算效率与敏捷度,无疑会大大加速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

★ 二是,通过基于微软Azure Stack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的参考设计,更多合作伙伴还可以自行开发优化功能,为企业客户提供高性能的Azure Stack混合云集成系统,并为其自身解决方案增加更多的价值,让企业用户可以便捷、快速、灵活地实现私有云与公有云的对接与服务。

★ 三是,面向微软Azure Stack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背后也是英特尔与微软的通力合作的印证,而双方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技术方案和合作模式,无疑也将大大提升中国混合云生态圈的力量,更将让中国企业上云的梦想变得“指日可待”。

总的来说,数字化转型正在驱动中国企业的不断云化,在这个过程中,英特尔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自我迭代效率,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精神,这将为英特尔未来的加速和进化,积蓄着更为强大的势能。所以,面向微软Azure Stack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更大的想象空间等着英特尔去重新定义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