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猎豹行动》和《敏捷无敌》

举报
张辉 发表于 2020/03/14 13:55:14 2020/03/14
【摘要】 我读《猎豹行动》和《敏捷无敌》文/zhanghui_china刘华先生《猎豹行动——硝烟中的敏捷转型之旅》(以下简称《猎豹》)的出版时间(2017年前),比“无敌哥”王立杰、许舟平、“冬哥”姚冬三人合著的《敏捷无敌之DevOps时代》(以下简称《无敌2》)还要早。但是后者还算是基于无敌哥和许舟平早年(2009年前)的《敏捷无敌》(以下简称《无敌》)的改写。三本(或者两本)书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小...

我读《猎豹行动》和《敏捷无敌》


文/zhanghui_china


刘华先生《猎豹行动——硝烟中的敏捷转型之旅》(以下简称《猎豹》)的出版时间(2017年前),比“无敌哥”王立杰、许舟平、“冬哥”姚冬三人合著的《敏捷无敌之DevOps时代》(以下简称《无敌2》)还要早。但是后者还算是基于无敌哥和许舟平早年(2009年前)的《敏捷无敌》(以下简称《无敌》)的改写。三本(或者两本)书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小说体的形式。但是从口语的风格来看,《无敌》更趋向于外企的那套风格,夹杂中英文的“洋泾浜”体,而《猎豹》这本看起来更适合非外企经验的人阅读。(笔者听到前者的语体会感觉对方是不是有点装。。。)


当然,这跟两部小说的敏捷试验背景有关:《猎豹》运行在一家金融公司,而《无敌》运行在一家外企公司的中国分部。有这样的对话语境也可以理解。

image.png


                                 图1:《无敌》(早期版本)对话截图

image.png

                                 图2:《猎豹》对话截图


两本敏捷小说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输出敏捷实践的目标、价值观和行动方法等等。《无敌》这部作品从一个刚学了敏捷而应用敏捷的“我”(阿捷:我猜就是敏捷的小名)的视角展开描述,所以他巧妙地引入了一个“敏捷圣贤”的人,通过“作者”跟圣贤的请教,将敏捷的教义直白的描述出来:

image.png

                                    图3:《无敌》:敏捷圣贤指导


同时,“我”也会在blog上写自己的“敏捷精灵日记”,对敏捷的实践结果做个总结。

image.png

                                图4:《无敌》:敏捷精灵日记

而《猎豹》一书,则是通过培训、宣讲、讨论等形式及时输出一些敏捷要点:

image.png

                                图5:《猎豹》:宣讲方式介绍交付的变化


    当然,《无敌2》对《无敌》的升级改动的地方还是较大的,《无敌》一文中的“敏捷精灵日记”,已经被《无敌2》的“本章知识要点”所代替,还由于冬哥的加入,在每章又加入了“冬哥有话说”的章节,又对本章节的相关内容作了补充和扩展。

image.png

                                图6:《无敌2》:“本章知识要点”和“冬哥有话说”


恕我直言,这样的做法其实有点打乱小说的节奏。最后显得小说部分变成有些无关紧要了。甚至有些章节小说部分仅有几句话,直接就找“敏捷圣贤”谈心去了。如果是这样的节奏,那么跟“敏捷实践公开课”的文字录播又有何差别呢?所以说,相对新版的《无敌2》而言,其实我还是蛮怀念原来的《无敌》的叙述方式的。尽管说话的语感不是特别能接受。当然在《无敌2》,这种外企的说话方式已经没有了,可能是三位作者也讨论过,决定在新版本中abandon这种talking way。。:)


当然,从叙述方式来看,《猎豹》更加直奔主题,说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敏捷的内容。而《无敌》一开始花了大部分篇幅将“我”得到offer的过程,以及在新单位的种种经历和心路历程,其实从一个“敏捷无知”的人向“敏捷无敌”成长来看,可能更加读起来有趣味一点。


最后指出一下,《无敌2》在小说的结构设计中有个悖论:在“我”做敏捷项目开始的2005年,到现在2020年,其实《无敌2》一书涉及了很多《无敌》那个时代不曾用过的敏捷实践方法,所以许多章节都只提月份不提年份,让我们不知道“我”是怎么从2005年跨度到2020年的。(尽管随书附了一张编年表,但是2009年到2016年的关键7个年头,敏捷的故事凭空消失了——请注意:《无敌》的出版日记是2009年,《无敌2》的动笔时间是2019年,7年间的“我”所在的Agile公司江河日下,而“我”居然还纹丝不动,如果敏捷有效的话,公司为啥会江河日下?)。而且,值得疑问的是,“我”作为敏捷初学者,到2020年,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水平和地位了?十年多,也该是敏捷教练或者是布道者这种级别了吧?那“我”在敏捷职业生涯上,又应该有怎样的规划呢?


不管怎么说,还是非常感谢刘华老师的《猎豹》和敏捷三剑客的《无敌》和《无敌2》。多亏你们有这样的作品,也多亏推出这样的领读课程,才使得敏捷,能在现在变成可以落地、可以造福千万软件项目的方式。让我们通过“猎豹行动”,尽早实现“敏捷无敌”。我很怀疑无敌哥对金庸小说《鸳鸯刀》最后一段的“仁者无敌”印象太深才起的名字吧。而《猎豹行动——硝烟中的敏捷转型之旅》的名字,是否跟《走出硝烟的精益敏捷:我们如何实施Scrum和Kanban》一书中的“硝烟”有关。这点,可能需要作者刘华自己来说说了。


2020/3/14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举报
请填写举报理由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