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益创业思维开始写作

举报
竹叶青 发表于 2020/02/16 21:52:08 2020/02/16
【摘要】 我的周围有很资深的同事,进入软件这个行业没有十年也有五六年,我和她们在一个项目中工作时,往往惊讶于她们处处显现的真知灼见。她们会很轻易地点出设计上的短板,流程上的浪费,还有潜在的缺陷,然后轻轻挥一挥手离开,留下我们傻傻地坐在屏幕前,一身冷汗。而我试图抓住潇洒的她们,说可以把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写下来,分享给更多人的时候,得到的回复更多是:啊,我没写过文章啊,不知道怎么写?这些都是常识啊,很多人...

我的周围有很资深的同事,进入软件这个行业没有十年也有五六年,我和她们在一个项目中工作时,往往惊讶于她们处处显现的真知灼见。她们会很轻易地点出设计上的短板,流程上的浪费,还有潜在的缺陷,然后轻轻挥一挥手离开,留下我们傻傻地坐在屏幕前,一身冷汗。

而我试图抓住潇洒的她们,说可以把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写下来,分享给更多人的时候,得到的回复更多是:

啊,我没写过文章啊,不知道怎么写?

这些都是常识啊,很多人都写过了吧,还有什么可写的?写出来谁会看啊?

我实在太忙了,项目家里一堆事儿,顾不上写了。

这是三个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解。今天,我们先解第一个。

很有意思,在我们组建团队,开始构建软件的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拥抱变化,我们说不变的是需求的变化,我们接纳这样的变化和挑战,我们对它习以为常,我们认为这样才是解决软件需求之道。

我们会和客户以很小的迭代周期进行频繁反馈,然后上线,或者改进,去交付最终的价值。但让人好奇的是,我们对待写作的态度却一直没有怎么变化,没有对待软件变化那样宽容,而是一如从前。

一直在我们脑子里面的观念是,我们写作,写文章,一定要打好足够的腹稿,收集足够多的材料,多少字多少段落一定要心里有数,中心思想突出,论点鲜明,才不枉自己的时间投入,才对得起文章这两个字。

我们也许太过惊叹于签字印刷的庄重,或者精美装帧的炫目,哪怕是在知名网站的一次发表。觉得自己怎么也离那一步很遥远,以至于难以开始,越来越恐惧自己迈出的第一步。

殊不知,在当下自媒体无比盛行的现实,加上汗牛充栋的写作平台,早已把写作这种事儿拉到门槛以下了,我们所需要的不过是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是时候改变一下我们对写作的惯性思维了!

解决方案就是:精益创业的三***宝。

而在这之前,你所需要和接纳的一点就是,和我一样相信,写作可以不是一蹴而就一击必杀的。

不了解精益创业也没有关系,看一下这三***宝就知道其实完全可以对它们熟视无睹了,因为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就是这么做的。

1. 最小可用品

为了抢占先机,创业公司应该用最小的成本和资源实现符合创意本意的原型,投放市场以获得最终用户的反馈。

写作也可以这样,在我们有足够的材料、足够的论据来帮助我们支撑中心思想之前,我们也可以先写下论点,我们想表达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都是这个最小可用品。

可以是几段文字而已,或者就是一个思维导图,散落着我们脑子里面可能还不成型的论点。而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进入下一步之前。

哪怕我们一时没有时间进入下一步,也能意识到,这个最小可用品有它存在的价值,要远远好过于我们肚子里的腹稿。

2. 客户反馈

创业公司会用最小可用品来从最终用户那里验证自己的创新理念和想法,然后根据反馈来改进产品
对于写作,取得反馈的客户可以有两类。

一类是我们的目标读者,我们为谁而写的,我们希望她们看到什么,能理解多少。我们可以问她们是不是感兴趣的,还是内容太过稀松平常。我们以此来改进内容的方向。

第二类则是那些很有经验的写作者,或者编辑。她们对于写作有自己的理解和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规划内容的结构,建议我们漏掉的论点论据,给我们更多思维拓展上的支持,还有内容上的丰富。

3. 快速迭代

创业公司会根据客户反馈的结果,来快速改进产品,融合新的版本,尽快推向市场赢取客户。然后继续这个循环,周而复始,日臻完美。

对于写作亦然,积极地把反馈纳入到最初的那个最小可用品,用更多的材料丰富起来,找到那个最核心的中心思想,去面对我们的目标读者,重复进行这个循环,直到生成一个可以发布的内容。

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我想应该没有,仍然不要以静态的观念来看待我们的每一篇内容,写一篇常青的内容才是应该的目标,被更多的人阅读,被搜索引擎收录,才是它的最大价值,才是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价值体现。

上面的这个循环周期,只会在第一次发表后被拉长了反馈周期,随着新事物新技术的发展,随着我们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增长,随着目标受众和她们诉求的变化,我们都可以把新的变化纳入到内容当中,而这样的内容是不死的。


本文转载自异步社区

原文链接:

https://www.epubit.com/articleDetails?id=NC7E3EF908F700001805D1FE01A30B700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