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规划,运维工程师的必修课
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因此,几乎任何一家公司都要有自己的网站。引入了一个新的事物后,必然会随之带来新的问题。网站是放在服务器上的,一般来说网站的访问量越大,服务器的压力就越大。为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营,网站的运维人员有必要了解当前系统是否工作正常、系统的处理能力是否接近极限,以及需要新增多少台服务器来承载新增的压力。作为一名合格的运维工程师,对于以上这些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
1 容量规划背景
一般的公司在网站扩容方面都是采用“凭经验+逐步尝试”的方法,这样通过逐渐逼近的方式得到系统的极限承载量。再专业一点的公司,会让运维人员搭建一套线下的测试环境,测试人员先在线下对各种关键URL做测试,通过分析测试报告找到系统的极限值。这种方法只能得出个大概值,因为真实的压力取决于用户的行为和当时的代码运行情况。
第三种方法是在线切换流量,也就是将一部分流量导入到某些服务器上,观察日志,直到出现报错为止,然后再将流量切挽回到其他机器结点上,这种方法能够得到最真实的系统压力,但毕竟牺牲了部分用户体验。
以上3种方法的共性都是单次有效,下次换了新的代码环境还要重新手工测试。除了以上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系统命令做监控,每天做出容量报表,通过查看报表运维人员便监控到系统的实时压力及实时容量,当逼近根据经验判断的压力上限时,发出报警,提醒扩容。还有的公司是利用监控系统,找到半个月内的系统最大流量作为未来短期内的流量预估,基本上也是靠经验。
上述方法都不能正确地得到系统所能正常承载的极限压力,总的来说都是依靠经验或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因此需要将系统的极限压力量化为具体的数据,进行更为准确的容量规划。
2 容量研究的意义
容量管理的基本目标有两个,一是使运维人员了解系统的承载力,二是以合理的硬件成本来满足业务需求。减少成本是企业生存的刚性需求,技术人员同样有责任在技术层面上帮助公司节约成本。在软件方面,开发人员通过改进程序算法来提升系统的工作效率;在硬件方面,运维人员除了规划服务架构,还要根据业务类型定制专用的服务器,有针对性地提升系统性能。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是在原有服务的规模下通过提升性能来减少硬件成本。除了以上两个方面,还可以通过硬件容量规划的方式进行最直接的成本控制,容量管理一方面是节约硬件成本,另一方面节约了人力成本。
为方便陈述,我们这里所说的容量管理是指服务器容量管理。容量管理主要用于评估各集群模块在当前及未来流量下的利用率,让系统容量“可见”。
模块的性能表现和实际运行的指令息息相关,并不是一次测试便能适用所有类型的代码环境,因此,当有新项目上线或在原有基础上扩容时,较安全的做法是,需要重新评估机器性能用以考量服务的稳定性。容量管理可以量化服务的稳定性,测试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本身的测试工作,无须再做稳定性测试。
技术人员还要负责硬件成本预算的工作,在提交预算时要反复权衡服务成本与稳定性。对于预算中的刚性需求,技术人员必须提供充分的理由予以支持,需要一套有效的数据作为预算的依据。有了容量管理系统,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数据说话,系统需要多少台机器不是技术人员决定的,而是由业务流量决定,这样就为技术人员分担了预算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加专心地投入工作。
3 容量研究的目标
目标是实现单入口流量预估,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判断现有系统规模还可以再承载多少流量。
大家应该有这样的经验,一到假期,大家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会很多,也许会发现网站的响应有可能会变慢。对于网站来说,假期的流量比一般时候的流量要大,因此,在节假日的流量会有所上涨。我们可以估计出新的流量来判断现有的系统是否可承受。
(2)对于新增的流量,采购设备时给予指导,花最少的钱办同样的事。
公司一般会在每个季度做一次预算,因此,要提供一套理论公式支持部门的预算申请。对于运维部门来说,就要用数据来说话了,提供容量公式是最好的证明。
(3)流量切换时可以量化。
为了保证服务稳定,通常会提供双机热备,有时保险起见,会提供多余的一套设备。或者为了提速,提供的服务会划分为多个冗余系统,当某个机房的服务出现问题时,为保证正常服务,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另一个机房。切换多少流量过去呢?这时候容量系统就派上用场了,为了不至于“压垮”另一个机房的系统,需要事先知道另一个机房的系统容量还有多少空余。
(4)优化服务规模。
产品服务中的机器数未必是最优的,容量管理可以根据访问量和指定的容量利用率,自动计算出需要的机器规模。
以上几点是容量规划要实现的目标,更多内容请参考《大型网站服务器容量规划》
本文节选自《大型网站服务器容量规划》。
本文转载自异步社区。
原文链接:https://www.epubit.com/articleDetails?id=NC7E3EF92F3500001B9C41FE0C5401860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