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shing专栏】为明确的选择而设计

举报
xenia 发表于 2020/02/10 12:58:21 2020/02/10
【摘要】 DesigningFor Explicit Choice为明确的选择而设计如果你是一个UX设计师,你肯定给网页或应用设计过很多选择表单。如果你是设计师,你肯定也知道表单设计的最佳实践。当然,很多人也已经写过、讨论过这个话题。所以你可能已经知道了所有关于提升表单可用性的内容,比如布局、定位、表单字段等。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表单的设计会怎样影响用户的决策?设计师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设计一个窗体...

DesigningFor Explicit Choice

为明确的选择而设计

如果你是一个UX设计师,你肯定给网页或应用设计过很多选择表单。如果你是设计师,你肯定也知道表单设计的最佳实践。当然,很多人也已经写过、讨论过这个话题。所以你可能已经知道了所有关于提升表单可用性的内容,比如布局、定位、表单字段等。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表单的设计会怎样影响用户的决策?设计师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设计一个窗体或者网页,那在多大程度上,设计本身影响了人们的选择?

假设你正在设计一个系统,用户需要选择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你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设计这个表单,比如可以设计成明确的选项,用户从两个单选按钮中选择一个,也可以用复选框,用户可以勾选或者不勾选。

这两种方法的实例见图1。



图1

两种设计有区别么?无论用户遇到哪种设计,用户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么?还是说用户会被一种设计的呈现形式潜在的引导倾向一个选项?

默认的力量

这两种设计的关键区别是,复选框有默认状态。即展示的时候,复选框是选中或者未选中的,而单选按钮,不默认选择哪一项。上面的第二种设计,就算用户什么都不选择,一个“选择”已经被默认选出来了。

有研究表明,提供默认选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修改。比如默认选中时,很多人不会取消选中(反之亦然)。毕竟,做出明确的选择需要花费精力。需要时间、想法和思考来做出最优决定。事实证明,人们对花费精力做选择这件事很敏感(或者很厌恶)。

人们也对潜在的“损失”引发的后悔很敏感,尤其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时候。比起自己主动做了可能“错误”的选择,不作选择(接受默认选项)感觉会更好些。因为人们总会有不切实的幻想,以后会有更多的时间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不选择默认,就需要明确的行动,而行动一再被推迟,所以拖延也会导致接受默认选项。综合多方面来看,默认选择感觉更简单,风险更小。

为明确的选择而设计

聪明地利用默认值,已经证明是影响人们做出选择的重要原因,因为很大部分人都简单地使用默认选项。但是被动选择的问题是,选择后的跟进就不太会执行了。比如上面提到的流感疫苗,会不会主动做出决定的人会比被动接受默认选项的人更积极地打流感疫苗呢?

会不会有一种设计,让人明确的做出选择又感觉更好?带着这个问题,设计了如下选项,测试明确的选项怎样影响决策结果。是否选择401(k)计划(译注:雇主赞助的退休金计划,把一部分税前收入存入投资账户,公司会缴一定比例的金额),选项如下:

例1,提供两个选项:

  • “我想参加401(k)计划。”

  •  “我不想参加401(k)计划。”

例2,也是两个选项:

  • “我想参加401(k)计划,并享受雇主配比(译注:雇主会缴一定比例的钱)。”

  • “我不想参加401(k)计划,并且不愿意享受雇主配比。”

实际选择结果会受题目设计的影响么?例1中,两个选项权重相同,也就是说,如果用户没有特定的理由,很可能会陷入纠结。选哪个都不会感觉更好或更差。例2明确指出做出选择会有潜在的收益或损失。

调查结果显示,在明确提及每个选项的影响时,选择参加的人数增加,并且在之后的参与程度也有所增加。但是为什么例2让人们的选择如此不同?从设计角度来说,把显而易见的选项含义写出来似乎没有必要。

但事实证明,人们一般都不太可能去查找找相关信息帮助做决定,所以额外的说明产生了差别。毕竟,有研究证明人们对多付出任何一点精力都很敏感,也很回避。正因如此,选项本身提供的信息可以对决策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规避潜在损失

对于许多没有参加401(k)计划的人来说,维持不参加的状态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看起来没有风险或者“损失”。没有参加的生活照常进行。反而有很多人认为参加401(k)计划需要定期投入,这部分钱不能再用于日常家庭开支或者其他常规用途。还有投资很可能会因为市场低迷,有产生损失的风险。由于这些原因,采取行动加入计划(还有潜在的投资损失)可能会感到比维持现状风险高得多。

但是当维持现状(例如,继续不参与计划)被明显视为损失(例如,失去雇主配比)的时候,决定参与计划的决定就更吸引人了。相对于获取收益人们更在意避免损失。

试想,例2修改成如下会有什么不同:

  •  “我想参加401(k)计划。”

  •  “我不想参加401(k)计划,也不想享受雇主配比。”

这样修改后不提醒用户参加的优势,只提示说不参加可能会有损失。我认为用户还是会强烈的感觉要参与计划,原因很简单,人们对失去的感觉比获得的感觉不是成比例的呀。

现实世界的例子

研究展示了选项设计的力量,但是在真实世界中又会是怎么样呢?我们看一个美国制药公司 CVS/caremark 的例子,从下面两个选项中做选择时,更多比例的用户选择自动续订药品项目。

  • “我希望自己续订。”

  • “我想要加入ReadyFill@Mail(自动续订药品)。”

第一个选项提醒用户不参加自动续订会造成损失——损失就是要自己续订。结果这种明确说明的设计有 21.9% 的用户选择加入项目,相比之下,另外一种“是/否”的设计只有 12.3% 的用户选择自动续订。而且这种明确说明的设计中选择加入项目的人,订购了更多的药品。看起来,主动加入的用户对服务的偏好被加强了。

零售世界的真实案例

对选项的强调非常有效,因为它提醒了人们,做出选择后会有什么收获或者损失。一些在线零售网站已经在利用这种“提醒”的力量。

Moissanite 就是这样一个网站。用户在网站浏览一段时间,就会弹出一个模态窗口(见图2),要求输入Email地址,换取下次消费 10% 的优惠。当然,留下Email地址,会增加潜在的“成本”,收到不想要邮件等。但是窗口底部提醒了不注册的损失:“不,谢谢,我更想付全价”。有折扣不用当然意味着损失。



图2

再看另一个例子, BaubleBox 则更进一步,浏览一段时间就会弹出模态窗口,只要留下Email地址,会提供首次购买 15% 的折扣,见图3。



图3

但是,这里并没有明显的关闭方法——没有 “×”或者“关闭”(通常在窗口的右上角)按钮。要关闭这个窗口,用户只能单击底部“继续以客人用户浏览”的链接,而且这里第一眼看上去不像是个链接。

迫使用户到处寻找关闭窗口的按钮,最后发现“继续以客人用户浏览”的链接,这种设计似乎造成了可用性问题,也增加了用户的挫折感。但这样确实迫使用户花了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到窗口的内容上,也增加了找到括号中文字可能性“(没有15%的折扣)”。

这样的设计引出了另外一些问题,用户对这种体验有什么感受,甚至,会不会开始考虑是否继续使用这个网站。什么程度的(故意的)可用性问题和挫败感,会对公司和品牌的认知产生负面影响?从哪一点开始,设计跨过了黑白的界限?尤其是对于那些希望与客户长期建立愉快的信赖关系的公司,这些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总结

这篇文章介绍了很多观点。默认的力量很强大,因为它是让用户被动选择,从而缓解了做决策的困难和需要付出的精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提供默认选项不一定都合适。有时候,最好让用户做出明确的选择,这样用户更愿意跟进下一步的执行。

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就是,仅仅是提醒人们做出决定后的收益或损失,就会对用户的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用户做决定的方式可以明显影响他们的生活。还有,根据场景和经验,有多种形式设计明确的选择。

作为交互设计师,需要理解设计本身,会影响甚至会左右用户的认知和行为,形成最终的决策。因此设计师的决定很重要。


参考链接:

401(k)退休福利计划

401(k)计划由劳工雇主申请设立后,雇员每月提拨某一数额薪水(薪资的1%~15%)至其退休金账户。当劳工离职时可以选择将其中金额拨往一个金融机构的个人退休金账户(IRA)或是新公司的401(k)账户。

当员工将部分薪水投入401(k)账户中时,大公司与雇主往往会按比例配送(Match)一定金额给员工。举例而言,若公司配比为50%,则员工每向自己的401(k)账户中投入1元,公司也将投入0.5元进入该员工的401k账户。最终员工的401k账户中将有1.5元收入。

401(k)计划实验结果

被动选择的弊端

opt-in(可以理解为主动选择加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osed-loop_authentication

CVS/caremark 续订说明

医生开出处方后,用户可以在线填写表格或者邮件订购90天的药品,网站定期邮寄给用户,到期后用户可以续订。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自动续订。如果自动续订,网站会在90天后自动续订,根据医嘱或用户要求自动邮寄相应的药品,直到用户取消。

举例的两个网站

http://www.moissanite.com/

http://baublebox.com/



本文由Smashing Magazine独家授权异步社区发布简体中文版。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文转载自异步社区

原文链接:https://www.epubit.com/articleDetails?id=NC7E3EF913E5000019039F96029FC1278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