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9)
目 录
一. 产业定义范畴
二. 产业政策分析
三. 产业链全景图
四. 价值链及创新
五. 产业地图布局
六. 行业龙头动向
七. 市场规模预测
八. 研判与建议
九. 资本市场动向
十. 三十强潜力企业
一、产业定义或范畴
车联网概念引申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根据行业背景不同,对车联网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传统的车联网定义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的系统。
随着车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上述定义已经不能涵盖车联网的全部内容。根据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根据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对智能网联汽车作出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 X(车、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在网联化层面,按照网联通信内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网联辅助信息交互、网联协同感知、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三个等级。目前行业内处于网联辅助信息交互阶段,即基于车-路、车-后台通信,实现导航等辅助信息的获取以及车辆行驶与驾驶人操作等数据的上传。因此现阶段车联网主要指基于网联辅助信息交互技术衍生的信息服务等,如导航、娱乐、救援等,但广义车联网除信息服务外,还包含用于实现网联协同感知和控制等功能的 V2X 相关技术和服务等。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一)产业环境
1、全球车联网应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全球车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智能化引领,全球车联网服务需求逐渐加大。目前中国、俄罗斯、西欧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 70% 以上的新组装车辆都已配备互联网接口。当前全球联网车数量约为 9000 万辆,预计到 2020 年将增至 3 亿辆左右,到 2025 年则将突破 10 亿辆。从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应用规模来看,目前已形成数百家规模厂商,典型厂商安吉星全球用户已突破 700 万人。2017 年中国车联网用户规模达到 1780 万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车联网市场。未来,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融合将加快车联网市场渗透。
2、5G/V2X 应用时代即将到来
2018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使用 5905-5925MHz 频段管理规定(暂行)》,规划了 5905-5925MHz 频段共 20MHz 带宽的专用频率资源,用于基于 LTE 演进形成的 V2X 智能网联汽车的直连通信技术,同时,对相关频率、台站、设备、干扰协调的管理做出了规定。随着 5G 和 C-V2X 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正在加速融合。2018 年高通推出了 9150 C-V2X 芯片,兼容 LTE 和 5G 通信。起亚在 2018 年 CES 上展出了全新概念电动车 Niro EV,搭载全球首款 5G 网络打造的车载无线传输系统,基于该网络,驾驶者可通过脸部和声音识别「登陆」车辆,并可进行预先个性化设置。
3、车联网成为投资热点,竞争激烈
车联网创业开始成为一个热门风口,被资本竞相追逐,众多创业企业涌入市场。车联网不管对于 BAT 等互联网巨头、传统车载导航企业、互联网企业创业企业还是汽车品牌商来说都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同时车联网行业对于技术、资本、市场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百度、阿里和腾讯均已完成车联网布局,同时也涌现出一批车联网创业企业。但很多车联网创业企业由于技术上的缺乏,诸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众多,但功能单一雷同现象普遍。
(二)政策导向
1、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并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包含总体要求、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产品和服务等一系列文件。通过强化标准化工作推动车联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新业务加快发展。《指南》分为总体要求、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产品与服务等若干部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主要明确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中定义、分类等基础方向,人机界面、功能安全与评价等通用规范方向。信息通信标准体系主要面向车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网络和设备、应用服务进行标准体系设计。电子产品与服务标准体系主要针对支撑车联网产业链的汽车电子产品、车载信息系统、车载信息服务和平台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2、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加速,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出台
2018 年 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持续加速,汽车与电子、通信、互联网等跨界合作加强,在关键技术研发、产业链布局、测试示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国所测试的大部分汽车属于有条件自动驾驶,不仅不能离开人,也要对测试驾驶人进行严格要求。实行的管理规范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公共道路上进行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测试,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涵盖总则、测试主体、驾驶人及测试车辆、测试申请及审核、测试管理、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附则等 6 个章节,共 29 项条款、2 个附录。管理规范发布后,国内企业可以按照规范进行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研发有望加速。
3、国家推动智能化社会,智能汽车发展迎来新契机
智能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社会发展的战略新契机,其重要性不仅局限于产业本身,而且涉及整个社会的智能化进程,同时与国家信息安全密切相关。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从技术、产业、应用、竞争等层面详细阐述了发展智能汽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整个产业的推动将起到引领的作用。在体制机制方面,我国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体制优势;在汽车产业方面,整体规模保持世界领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逐步提高,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关键零部件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在网络通信方面,互联网、信息通信等领域涌现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商已进入世界第一阵营;在基础设施方面,宽带网络和高速公路网快速发展、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面向全国提供高精度时空服务;在发展空间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也将进一步释放智能汽车发展潜力。
4、车联网产业成为建设智能交通的重点发展任务
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从构建智能运行管理系统、加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全面强化标准和技术支撑、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重点示范项目四个维度全面阐述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提出了车联网与自动驾驶的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和应用推广路径,并明确了相应的引导政策和示范项目。「构建下一代交通信息基础网络」作为重点发展任务,提出了要加快车联网建设,为载运工具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的公共服务,以及建设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和专用短程通信(LTE-V2X、DSRC等)的道路无线通信网。
车联网产业主要政策
(数据来源:相关部门网站公开 信息,赛迪顾问整理,2018 年 12 月)
三、产业链全景图
车联网产业主要分为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
车联网产业链全景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8 年 12 月)
上游:主要包括 RFID/传感器、定位芯片和其他硬件等元器件设备制造商。
中游: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制造商、汽车生产商和软件开发商。
下游:主要包括 TSP、系统集成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移动通信运营商。
车联网产业链条长,产业角色丰富,从上游到下游涵盖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制造业中整车厂作为核心位置,一方面作为终端、软件、服务的集成者,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同时也在开展自身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业务。通信芯片和通信模组由于涉及通信技术,门槛较高,主要参与者都是华为、大唐、中兴以及国外的高通、英特尔等通信行业领先企业。服务领域,通信运营商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为主,同时运营商也在积极拓展其他车联网领域业务。车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方面,包含了传统 TSP 供应商如安吉星等、主机厂自有 TSP 平台以及新兴车联网创业企业。从整个产业链条看,初创型企业更多的集中在车载终端设备、交通基础设备、软件开发、信息和内容服务等市场刚刚起步或者门槛较低的环节。
四、价值链及创新
车联网价值链全景图
(数据来源:上市企业财报,企查查,赛迪顾问整理,2018 年 12 月)
注:市值为 2018 年 12 月数据,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 2018 年前三季度数据。(中国移动为 2018 年上半年数据)
1、TSP 市场逐步冷静,平台方案持续摸索
TSP 是车联网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统筹整合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参与者,在 TSP 大平台上为整车厂打造车联网产品,内容涵盖 TSP 服务平台、呼叫中心、内容聚合、数据中心与云平台等。根据 IT 桔子企业注册信息查询,TSP 企业在 2014 年至 2016 年迎来高峰,2017 年新增企业数量减少。虽然无论传统 TSP、整车厂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不断进入 TSP 产业,但是 TSP 目前盈利模式不清晰、平台需要规模效应等因素导致大部分企业仍在不断摸索中。
中国 TSP 企业注册年份统计
(数据来源:IT 桔子,赛迪顾问,2018 年 12 月)
2、车载智能终端产业稳定增长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逐步发展,传统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也开始从机械电子零部件向智能化汽车配件生产,其发挥自身特长,将智能化的驾驶辅助、车辆信息监测、网络信息服务融入升级后的零部件产品,主要发展方向有驾驶辅助、地图导航、语音服务、云平台信息服务等。根据企查查平台信息,经营范围为车载通讯设备的企业稳定增长,2018 年已超过 1000 家。
2011-2018 年中国车载通讯终端企业新增情况
(数据来源:企查查,赛迪顾问整理,2018 年 12 月)
3、行业巨头主导通信运营和通信芯片
车联网通信离不开通信运营商的网络服务以及其拥有的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成立了下属的车联网部门与子公司,力图从网络运营和基站建设着手,协同制定车联网应用标准,引领行业发展。通信芯片同样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国内以华为、大唐、中兴为主,开展 LTE-V2X 芯片和 5G 通信芯片的研发。在通信运营和芯片等领域,国内市场基本会被行业巨头占领。
五、产业地图布局
2018 年中国车联网企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工商管理部门数据统计,赛迪顾问整理,2018 年 12 月)
从总体分布来看,车联网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汽车电子和零部件产业集聚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来看,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拥有的车联网企业数量排名前五,企业数量基本都超过 1000 家,远远超出其他省份;而湖南、四川、重庆等中西部省市总体表现也较为优秀。
2018 年中国车联网重点企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工商管理部门数据统计,赛迪顾问整理,2018 年 12 月)
车联网重点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为主。对注册资本超过 2000 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分布进行分析,根据统计,广东企业数量达到 24%,是全国最主要车联网产业基地。江苏、浙江、上海分布较为平均,凭借长三角地区雄厚的汽车产业链基础合计份额超过 23%。同时北京凭借互联网产业基础和高新技术企业基础,占比为 7%,结合产业资源分布,可以看出北京的企业数量虽少,但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大。
六、行业龙头动向
2018 年,车联网领域的头部企业积极加大在车联网领域的投入和布局,提升自身实力、抢占市场空间、拓展市场规模,斑马网络完成首轮融资、四维图新分拆车联网业务,中国移动、联通等运营商也在进一步发展车联网业务。通过开放合作以提升市场规模,斑马、四维、华为等都在强调自身的开放性,试图吸引更多用户,提升自身平台用户数量。同时企业也在不断调整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巩固优势产业链合作关系、提升产品竞争力。如车萝卜对后装市场的专注、飞歌与蓦然认知的合作等。V2X 技术也有较大的进展,华为发布商用 5G 产品,国内多个建设有通信基站设施的测试场地建成,将有力加速国内 V2X 技术的应用速度。
2018年车联网行业重大事件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8年12月)
七、市场规模预测
中国车联网市场在宏观政策、潜在市场、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利因素影响下,将保持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巨大、保有量不断提升,新车搭载智能网联终端的比例将不断提升,预计 2025 之前,大部分新车都将联网,同时联网汽车渗透率也将不断提升。而随着技术和服务的不断发展,用户对车联网功能的付费意愿也将提高。短期车联网市场增长主要依靠新增硬件数量和用户增值消费,2018 年将达到 486 亿元,2021 年将过千亿元。同时由于 2020 年 5G 技术的推广应用、V2X 技术发展、用户增值付费提升等因素,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超过 60%。
2016-2021 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8 年 12 月)
八、研判与建议
1、车联网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汽车电子和零部件产业集聚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北京因互联网产业优势和数量较多科研单位,产业资源也较为丰富。
2、5G 和 LTE-V2X 技术进展顺利,助推中国车联网产业加速发展。车载通信芯片、定位芯片、通信模组等将进一步加强国产化,市场潜力较大。
3、车联网市场增长短期主要依赖稳定增长的终端硬件数量。车载智能终端领域传统零部件厂商强势,可重点关注语音识别、AI 算法、手势控制等新兴核心技术供应商。
4、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和道路测试管理规范等文件发布,企业将加快技术研发和产品测试速度。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步融合 V2X 环境感知技术,可关注 ADAS 系统、车路协同等初创企业。
5、信息服务等对规模化要求较高,在导航、娱乐、数据、内容等方面可关注业内领先企业。TSP 服务商业和运营模式仍在摸索,长期看资本巨头和汽车厂商战略布局,但存在与主机厂深度合作的第三方企业的市场空间。
6、车联网中长期发展依靠用户内容付费和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V2X 路侧协同终端和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巨大,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7、从投资潜力来看,车联网电子芯片如通信、导航、计算,智能座舱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如语音识别、液晶屏,信息服务如导航、定位、大数据等近期发展潜力较大。
成熟车联网市场各环节市场份额占比分析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8 年 12 月)
九、资本市场动向
(一)车联网领域投融资案例数量下降
从近三年的投融资案例数量来看,基本上呈现出逐年下滑的态势。从细分领域来看,出行、TSP 平台、信息服务、硬件、整车等领域投融资案例数量最多。出行、TSP、信息服务、软件、自动驾驶、大数据等新兴互联网及软件企业投融资案例较多,硬件领域由于存在传统企业竞争,案例较少。
2016-2018 年中国车联网领域投融资事件数量及领域占比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8 年 12 月)
(二)B轮融资和战略投资数量小幅增长
2018 年,天使轮、Pre-A 轮和 A 轮融资数量明显减少,B 轮和战略投资数量增长分别为 16 件和 9 件,近几年来,其它轮次融资数量很少。
2016-2018 年中国车联网 投融资轮次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8 年 12 月)
(三)北京、广东和东部沿海地区是投融资主要区域
从近三年的投融资发生区域来看,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的投融资案例数量排在前五位,2018 年其他地区投融资事件大幅减少。
2016-2018 年中国车联网 投融资地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8 年 12 月)
十、三十强潜力企业
在车联网领域未上市企业中,赛迪结合企业估值、产业链位置、核心产品和技术、企业战略、产业生态、市场空间等因素,综合考虑企业未来发展潜力,评出《2018 赛迪车联网潜力企业榜单》,榜单中以车联网核心产业链为主,不包含整车制造企业和出行服务企业。
车联网产业潜力企业主要分布在大型平台式运营服务商、信息服务商、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硬件提供商。其中如斑马网络、四维智联、高德软件等有互联网资本支持,同时又有自身产品生态的企业,更容易实现平台规模和用户体验的相互促进。随着车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通信芯片、导航芯片、导航信息服务等领域,市场潜力大、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如高德、四维图新、千寻位置、紫光展锐等企业发展潜力较大。未来车联网终端的前装率会越来越高,硬件市场竞争也将愈发激烈,因此对于硬件厂商,更多的主机厂合作将成为发展的关键。
2018年车联网高成长企业 TOP 30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8 年 12 月)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