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时延计算

举报
小灰灰 发表于 2019/01/17 11:49:19 2019/01/17
【摘要】 从通信原理可以知道:电路交换方式是在用户开始通信前,先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并且在双方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 时延是评价网络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一些实时性业务,如IP电话、会议电视等,过大的时延有时会导致业务无法正常开通。 时延按帧转发方式分为存储转发(S&F)和比特转发2种方式,目前MSTP上均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对于存储转发方式,时延是指输入帧最后一位到达输入端...

从通信原理可以知道:电路交换方式是在用户开始通信前,先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并且在双方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

时延是评价网络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一些实时性业务,如IP电话、会议电视等,过大的时延有时会导致业务无法正常开通。

时延按帧转发方式分为存储转发(S&F)和比特转发2种方式,目前MSTP上均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对于存储转发方式,时延是指输入帧最后一位到达输入端口到该帧第一位出现在输出端口的时间间隔。一个端到端的时延主要由串行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3个部分组成。

在低带宽时,串行时延对端到端时延的影响最大。

a
串行时延是指一个帧或信元在它能被处理之前完全被一个收端节点接收所需要的时间。比如MAC帧必须等CRC全部接收后才能被处理。

MAC
帧最小为64 Byte,采用100 Mbit/s以太网链路传输时,串行时延为51.2 usMAC帧最长为1 518 Byte,采用100 Mbit/s以太网链路传输时,串行时延为1.214 4 ms。可见,串行时延和传输速率成反比,速率越高,接收一个完整帧的时间越短,同时,串行时延也和帧长有关,帧越长,时延越大。
b
传播时延是指信号在传输介质中从发端到收端所需的时间,它和传输距离以及传输介质有关。例如光在单模光纤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200 000 km/s(即0.005 ms/km),因此传播时延等于光缆长度×0.005 ms/km

5 us/km)。光纤越长,传播时延越长。
c
处理时延是指信号经过光--光设备时,从入设备到出设备所需时间,对于MSTP设备,处理时延包括SDH的处理时延以及以太网的处理时延。根据YD/T 974-1998SDH的处理时延对于VC12级别,应小于125 us,对于VC4级别,应小于50 us。以太网的处理时延根据以太网板CPU的处理能力不同而不同。
因此,一个端到端的时延应该是串行时延、传播时延以及处理时延之和。随着传输速度的提高,串行时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时延主要表现在传播时延以及处理时延上。可以看出,时延和带宽、距离都有关系,不同的网络结构会有不同的时延。时延包括处理时延,因此,在进行时延测试的时候,系统或设备的负荷情况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系统或设备的负荷不同,测得的时延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只测试负荷为吞吐量90%情况下的时延,即在非拥塞情况下的时延。另外,由于MSTP封装以太网可以采用虚级联,VC通过不同的路径,在收端重组,也需要一定的时延,因此,建议配置VC的时候,尽量安排在同一路径,以减少时延。测试时需采用7种典型的字节长度来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10 s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