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边界云端协同,塑造全新计算时代
此前很长时间里,在“牙膏厂”英特尔十年如一日的产品策略下,广大x86服务器厂商亦步亦趋,以“通用”为设计思路,追求规模化并以此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为自身赢得利润空间。
可能会有人说:这个没毛病啊老铁,大伙都是这样玩的。
问题在于,并不是谁都想成为富士康——没有丝毫贬低的意思,只不过情况殊异、人各有志,选择不同发展道路罢了。
更关键的是,包括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型应用场景,对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x86服务器的产品形态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差不多两个月前,华为在京发布了“无边界计算”未来战略。在服务器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华为希望藉此迈出更具主动性和实质性意义的一步。
2017年全联接大会期间,我们“逮”到了华为IT服务器产品线总裁邱隆,了解到华为“无边界计算”战略的具体进展及相关产品的信息。
与众不同的资源池化
华为“无边界计算”的本质之一,就是打破服务器的边界,构建一个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在内的资源池。本次大会上发布的新一代智能云硬件平台Atlas,就是这一思路的直接产物。
邱隆表示,作为新一代智能云硬件平台,Atlas能够做到最大的资源池化。与其他厂商有所不同,Atlas是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逻辑层的池化,将之置于虚拟化的底层,继而实现从私有云到公有云的迁移和融合。
华为IT服务器产品线总裁邱隆
这一做法的好处是,用户不必去审视CPU和硬盘,现在他们“看到”的是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从以前模式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实现对计算、存储、网络、I/O以及内存资源的调控,从而全面盘活企业的业务。
目前在各个企业中,通过虚拟化,CPU本身的利用率是比较高的,大体能够达到50%。反观内存、硬盘、网络等资源,利用率往往不高。Atlas的出现,将帮助企业更进一步“压榨”既有系统的潜能,企业的数字资产可以得到释放,进而提高ROI及企业整体收益。
对于客户来说,Atlas的应用不会遇到阻力,因为它不会改变原先的软硬件环境,企业的数字资产也不会被贬损,而是会在新的平台下焕发新一春,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澎湃动力。
据邱隆透露,除了智能云硬件平台之外,华为还会做一个软件平台。这个平台相当于做一个新的资源层,将底层的硬件全部封装起来,并开放上面的各种通用接口。
软硬搭配,干活不累。以后通过软件平台,企业只需“告诉”下面的硬件资源层,某业务需要多少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系统会自动进行调拨,彻底解决了企业的资源共享问题。
通过购买和应用虚拟化软件,企业以前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不过很有限,基本只能实现对客户端硬盘的共享,但是机器里面的其他部分是被浪费的。华为Atlas现在则是将更多的资源进行池化,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邱隆承认,当前的FPGA和GPU还只能独享,不能实现资源池化,华为接下来将在技术、架构方面进行驱动,力争实现更多计算资源的池化。
惟一的例外可能是内存的共享,尽管现在内存可以从机箱中解放出来,置于异地,但是从技术上来看,内存共享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多方仍在摸索实践,仍需包括华为在内的产业界共同攻坚。
推动计算架构的革新
在两个月前的“无边界计算”战略发布仪式上,邱隆曾经表示,该战略的目的是从释放计算潜力、到打破服务器边界、再到打破数据中心边界,全方位地实现计算效率的持续提升,为构建全联接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目前除了在硬件层面的Atlas、FusionServer G系列等产品,以及FusionBridge混合云解决方案之外,该战略的进展程度如何呢?
Huawei FusionServer G2500
邱隆表示,在华为生态体系乃至产业圈内外,“无边界计算”战略得到了很好的响应,毕竟新的应用场景需要更为强大的、高度并行化、专业定制化及定向优化的计算能力。
从最早的计算目的来看,CPU的设计初衷是串行,而GPU则是被认为与生俱来适合大规模并行。从应用来看,以前的计算基本是在数据中心内部完成,而在未来可能会有一半的计算是在边缘和智能终端进行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异构计算受到热捧就理所当然了,CPU必须与GPU、TPU、SoC、FPGA、ASIC,以及专业定制的各种芯片进行融合,实现在特定场景下的性能提升,方能满足各种新型应用和模式的需求。
当然,目前的GPU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明显的有两点。
其一是功耗大,哪怕是PC用的GPU也是被公认的“电老虎”,更不要说服务器里面密布的大量GPU,这对于用户来说电力损耗大不说,服务器的散热也会是一大挑战。
这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环境适应性。毕竟未来的计算场景不可能都是有专门制冷设备的机房,因此无论从设计理念、体系架构,到工艺制程等方面,GPU仍需快速进化。
邱隆表示,华为不会做旁观者,一定会身体力行地参与所有的进程。比如华为在未来肯定会做专用的芯片,通过这种深入核心的形式从远端对GPU进行管理和改良。
此外,据他透露,接下来华为会将“无边界计算”战略推广到更多的海外市场领域,欧洲、日韩、美国都在考虑之列。在推广中,华为会通过合作伙伴一起来做,以解决方案的形式加以推广。
华为强大的“地面部队”必然会发挥重大作用。邱隆表示,华为会让所有海外负责IT的产品经理去理解“无边界计算”战略,向客户进行宣介,从而共同推动计算体系架构的革新与升级。
以创新技术引领产业
作为产业领域的后来者,华为服务器的快速进展一直令业界称道。根据Gartner 最新报告,截至2017年Q2,华为服务器整体出货量继续位居全球第三,同比增长26.1%,中国市场整体出货量和营收实现双第一,其中发货量同比增长32.4%、营收同比增长57.3%。
对此,邱隆表示华为已经不是非常在意数字排名。一方面,这是由于自身商业策略的缘故,只有在保证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华为服务器才能更好地为客户赋能;另一方面,这也和业内的发展趋势、业界现状密切相关。
随着在市场上的突进,华为服务器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基础,并且赢得了大批客户的青睐。然而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华为希望既保持一定的量,还能赢取到利润,并且能够聚焦到价值客户中。
由于各种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扩展成为产业新常态。此类企业的巨大需求,令他们在面向服务器厂商时有了更大的议价能力,使得服务器厂商的利润空间不断被蚕食。
其次,由于某些原因,从去年至今很多零部件的采购价格飙升,给服务器厂商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邱隆表示华为并不想以低价去冲量,而是希望通过新技术的融入,提供给客户更多的附加价值。
譬如在今年3月,华为推出全球首款全NVMe SSD高密度服务器FusionServer X6000。这款产品面向数据中心Scale-out(横向扩展)架构而开发,对服务器密度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全NVMe SSD的存储能力更成为其最大亮点。
据悉,华为服务器的类似创新产品在用户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市场反应热烈。此外,华为在很多领域进行探索,比如一直被诟病拖累系统的前端I/O方面,华为也将很快发布25G、100G的产品。
在本次采访中,一个新的名词被提及,那就是视频边缘智能服务器。据邱隆介绍,这是华为面向视频应用的最新产品。以前视频的获取、存储和分析是被分割开来的,通过新的产品,华为将之一体化,从应用上做到了全面融合,并且降低了客户的购买和管理成本。
视频边缘智能服务器在本次大会上的展示
今年,华为KunLun开放架构小型机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据悉,今年的销量已经达到200多套,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客户位于海外——而去年只有两个,海内外市场的良好反应大大超出预期。
我们知道,KunLun主要是用于SAP HANA,HANA的特点是数据库全部加载到内存中,这就意味着机器中插满了内存条,而内存条的故障率是千分之五。
一旦某根内存条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宕机。即便是采用SSD存储,重新将4TB数据库加载到内存中,也会用去11个小时,假如使用硬盘,时间更是会冗长无比。
邱隆表示,今年年末华为和SAP会发布支持内存热插拔的KunLun,这将为小型机在国内关键领域的广泛应用再添一把火。联想到华为在某四大行的独家中标,这家银行会在未来将几千台小型机切换过来,相信这必然会在业内起到绝佳的示范作用。
未来已来,着实可期。
本文转载自胖头陀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