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EI 服务三联虹普,让化工纤维生产更柔性,更精准
作者:唐宇翔
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充满大量的合成纤维,比如 80% 的食用纤维是合成纤维;还有我们身上穿的棉麻丝毛制品,天然的纤维含量很低。因天然纤维产量有限,且生产方式对环境污染很大,所以合成纤维成为了更好的替代品。
制造业的转机
目前,我国合成纤维产量占全球的 50%,在新时代,我们如何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为纺织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合成纤维行业的龙头标杆三联虹普董事、战略投资部总经理张敏喆讲述 AI 技术如何帮助智能制造行业加速升级:“我们国家每年生产约 25 亿锭合成纤维,它的体量非常大,过去讲究的是稳定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但是随着数据的介入,我们可以根据精准的数据,在大规模的生产中识别各种各样的状况,进而调整生产。这种柔性是人力所不及的,而这恰恰是 AI能力的体现。”
明确数据主权,促进联合创新
工业互联网的门槛比较高,每类工业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业 Know-How 和行业知识,唯有开放合作,才能共同打造有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华为坚持开放的平台,明确数据主权和知识产权,促进联合创新。
张敏喆在访谈中提到,“我认同华为对数据的承诺,即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工业领域跟消费领域不同。消费领域是用不断的产品更新,刺激消费者的眼球。工业领域就比较严肃,而且重视并保护各个渠道,也就是说客户不会轻易共享数据和信息。我们提供服务的前提是,必须确保所有渠道的安全,使客户能够有效生产,确保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安全。”
开放合作,扩大朋友圈
华为有全栈全场景的 AI 解决方案,可以在硬件、软件上支持物联网、AI 多个技术领域,是优秀的系统集成伙伴,张敏喆表示。比如,华为最近推出的 AI 芯片,在三联虹普的控制系统中就有应用场景。“华为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华为有很多优秀的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伙伴,扩大了我们的朋友圈,使得我们有机会在其中找到技术合作伙伴,帮助合成纤维行业解决数字化转型的问题。我们与华为云EI(企业智能)团队已经有了良好的合作。”
华为云 EI,成就 " 破茧 " 之路
工业生产中的数据采集,维度和频度是产品质量的重中之重。作为对比,人力采集能做到分钟级就已经很不错,但机器采集的频度可以达到秒级、毫秒级 , 带来的是更实时、更精准、更柔性的控制。这也是三联虹普跟华为合作达到的目标,并将这种合作成果在行业内推广。通过华为云 EI 工业智能体释放产线柔性化能力,帮助纤维生产企业更好应对下游的个性化需求。经过前期测试,有效提升下游需求匹配率 28.5%。
未来可期
“应对未来更为纷繁复杂、更加丰富的下游产业需求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利用好 AI 等技术手段,提供重要的支撑。”华为凭借在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上的积累,面向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使能技术,使能各行业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共同服务好各类工业企业。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