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二元世界中的云计算

举报
ICT新视界 发表于 2016/12/19 14:44:10 2016/12/19
【摘要】 IT正在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谁能更深刻、准确地认知并恰当应对这种变化,谁就能在新一轮的ICT变革浪潮中占得先机。

以大数据为特征的云计算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IT正在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谁能更深刻、准确地认知并恰当应对这种变化,谁就能在新一轮的ICT变革浪潮中占得先机。

◎ 华为东北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销售部产品经理 李利军/文

以大数据为特征的云计算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IT在企业中的定位和价值日益凸显,它不再只是企业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支撑系统,而是正在成为企业的业务系统、生产系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IT正在毫无争议地把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重构到云的统一架构中来,成为XaaS中位于IaaS的虚拟化网络的组成部分。这一趋势带给整个产业的不确定性让业内玩家有了重新洗牌的机会,谁能更深刻、准确地认知并恰当应对这种变化,在新的生态系统中率先组建完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同盟,谁就能在新一轮的ICT变革浪潮中占得先机。

信息产业模型中的云计算
云计算时代的信息产业模型可以从3个侧面对ICT产业进行诠释,如图1所示。从理念的角度看,是2个方面的问题:大数据和云计算;从技术的角度看,也是2个方面的问题:IT和CT;从实施的角度看,还是2个方面的问题:IDC和EDC。

图1 云计算时代的ICT产业模型
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自然出现的一对相互依存的理念。大数据反映了人类已经不满足于对客观世界通过采样的方式进行推理式的感知,而是要求对客观世界构建虚拟镜像,通过感知这个虚拟镜像与客观世界进行更加便捷、高效的互动。
大数据是对客观世界的虚拟化描述,云计算则是对ICT资源的虚拟化应用。虚拟化是云计算的灵魂,是ICT资源组织方式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赋予ICT基础资源以多样化的生命力,也使得云计算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具备了应对大数据应用的各种必要的张力。
IT和CT这对孪生兄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各自独立发展,而又彼此融合、持续发酵,不断催生出类似虚拟化、软件定义一切、万物网这样一些全新的理念,以至于在有些时候人们甚至无法仅用IT或者CT来准确定位某项技术,而只能用ICT。
ICT理念及其现实的技术能力引爆了人们对大数据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促成了业界对ICT进行虚拟化改造的实际行动,让云计算在这场全面持久的虚拟化变革中一步步地从信息消费领域向各行业生产领域渗透。
企业数据中心(EDC)是生产组织系统,EDC致力于通过信息传播路径的精简、业务流程的融合和大数据的应用,在行业领域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将数字化触角向组织系统的末梢延伸,从而提升企业生产组织运作的效率。经过虚拟化理念改造的EDC,就是一个以“私有云”的面貌呈现出来的资源高度共享的云计算平台,这个云计算平台虽然也有信息传播的需求,但是由于其更多地着力于信息采集、分析和决策,所以EDC是一个CT化的IT系统。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是信息传播系统,承载着社交网络和媒体网络等。IDC致力于通过精简信息传播路径和运用大数据手段,在传媒领域实现传媒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将数字化触角向日常生活的末梢延伸,从而改善人们信息沟通的体验。经过虚拟化理念改造的IDC就是一个以“公有云”的面貌呈现出来的云计算平台,这个云计算平台虽然也有信息处理的需求,但是由于其更多地着力于信息的关联、分享和传播,所以IDC是一个IT化的CT系统。

云计算&虚拟化——表里ICT
大数据时代的ICT系统可以从云计算提供的云服务和虚拟化的云平台2个维度进行描述,云计算和虚拟化互为表里,是同一理念的正反两面,如图2所示。

图2 大数据时代的ICT系统
云计算能够提供敏捷的服务:对外提供端到端的完备服务,确保服务的可用性;对内可持续优化(可继承、可迭代),确保服务的可演进性。当云平台从云计算中抽象出来后,就相对于云服务具备了敏捷的特性:一方面,无论性能如何,云平台向业务应用提供的服务至少总是端到端可用的,这也是XaaS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这种端到端可用的云服务,即便在云平台进行内部重构时,仍旧可以向业务应用持续不断地提供,而不会因为进行内部优化升级而中断服务。
云计算能够提供智能的服务:对外能够接收信息并理解需求;对内能够处理信息并做出自动化应对。智能是通信系统的控制面的泛化,是业务流程电子流化的泛化。软件无线电(SDR)和软件定义网络(SDN),都是服务智能化的实施样板。云计算可以理解需求,因此有更好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云计算可以对需求做出自动化的动态应对,因此可以有更好的可定制(可编辑)性和移动性。
从ICT系统的内部看,虚拟化是实现云计算的方法。抽象成云的服务资源具备3个基本特性:隔离性、交互性和易获取。首先,云平台从业务应用分离出来,向所有满足条件的业务应用开放端到端的、完备的服务,使业务应用无需关注云平台内部的技术细节;其次,云平台可以与业务应用通过API进行信息交互,完成服务的动态化定制,实现了ICT系统的智能化;最后,广域分布的云平台内生的移动性能为业务应用提供随动的、无处不在的全天候服务。

重构——实现云计算之路
虚拟化是通过重构的技术手段实现的。云平台提供云服务构成了云计算,云计算并不需要从零开始,对现有ICT系统的架构和流程进行面向云平台和云服务的升级和重构就可以实现。重构是一个对系统进行解耦、精简、提炼、抽象、融合,再解耦、再精简、再提炼、再抽象、再融合,循环往复、不断优化的过程。
重构的目标是实现云平台和云服务的重构。重构云平台是一个横向重构、纵向重构,再横向重构、再纵向重构,循环往复、不断优化的过程,对内构建归一化云平台以提升运作效率、对外实现虚拟化云服务以简化服务应用。重构云服务就是要使服务敏捷化和智能化:外部业务应用通过开放式API提供的虚拟化引擎从平台获取服务,而云服务的任务就是实现对资源的组织和调度。对外提供完备的服务,对内提供可迭代优化的可能。
再看一个问题,如果任由大数据在ICT系统上自由膨胀,ICT系统将会像一个庞然大物一样臃肿不堪,最终走向崩溃。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也只能从两个方面入手:优化系统组件和重组系统结构。因此,系统组件的优化和系统结构的重组是构建强大云平台的基石。
具体而言,首先谈谈解耦,解耦就是进行流程去冗、建立信息流的直达路径。通过解耦和融合,实现信息共享和平台瘦身,尽可能地去除冗余,增加信息的有效性,减少整个ICT系统中的脏数据和无效流程。
其次是融合,把各种资源/服务的基本特征抽取出来,加以归一化,使它们在服务层面表现出一致性,以便于服务层对其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有强大资源融合能力的平台是ICT系统有序扩张的基石。
第三是开放,开放是服务的开放,是终端的开放,可编辑是实现资源使用开放化的灵魂。比如SDN就是资源使用开放化在CT领域的典型,SDN对网络架构进行了3个层面(应用层、控制层和设备层)的划分,将用户业务应用系统从网络资源的管理和抽象以及数据报文的处理和转发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可编程以太网络处理器ENP Transformer1.0将业务应用系统开放给用户,供用户调用。
最后是智能,智能的云服务具备2个方面的特性:对外可进行需求信息交互,提供与平台相耦合的服务;对内可进行需求信息处理,完成与平台的协作。在大数据时代,满足长尾分布的ICT任务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移动性。物理世界是动态的,所以需要可编辑,需要SDN。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策略随行、资源随动、体验随身”,使服务能够动态地、弹性地调用ICT资源。
了解了重构的目标后,我们来看重构的维度,即对组件和流程进行重构。
组件重构是在水平维度进行的融合,是对系统平台、系统属性的重构,即云平台重构。对于组件重构,华为并不陌生,比如将GUL融合成SingleRAN、将N2000和I2000统一成U2000,都是CT组件重构行为。
流程重构是在垂直维度进行的融合,是对系统服务、系统函数的重构,即云服务重构。流程重构在解决方案方面的实例也很多,比如,通过OTN多层联合规划实现去冗。再如,在传统的IP/SDH/WDM传输模式向IP/OTN演进过程中,SDH的QoC和WDM的QoC在OTN中统一实现。

内圣外王——ICT融合演进不变的灵魂
演进的是日益精简强大的技术,不变的是追求灵活高效的灵魂。科技文明在前进、融合、沉淀,再前进、再融合、再沉淀的循环往复中不断进步,新技术在对灵活高效应用的不懈追求中不断涌现,我们只要紧扣产业需求的脉搏,练好内功,保持求真务实、开放包容的心态,就能随着ICT产业的进步不断超越自我,在正在拉开帷幕的云计算的新时代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为云博客 https://portal.hwclouds.com/blogs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