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动态内存开辟

举报
SUNSKY 发表于 2019/10/13 15:49:14 2019/10/13
【摘要】 再写C++动态内存开辟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下C语言中是怎么做到动态内存开辟的吧。 我们知道C语言是通过 malloc、realloc、calloc三个函数来动态开辟内存空间,虽然都是动态开辟内存空间,但具体操作却又有很大不同,开辟的空间也有差异,总之用起来非常麻烦。

C++动态内存开辟

回忆C语言

再写C++动态内存开辟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下C语言中是怎么做到动态内存开辟的吧。 我们知道C语言是通过 malloc、realloc、calloc三个函数来动态开辟内存空间,虽然都是动态开辟内存空间,但具体操作却又有很大不同,开辟的空间也有差异,总之用起来非常麻烦。如果记得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用的话,请移步C语言动态内存开辟

主角出场 new、delete

我们知道C++是兼容C语言所有语法的,那也意味着可以兼容malloc\free来动态开辟内存,那为什么C++不采用现成的语法而要用 new和delete来动态开辟和释放内存呢? 原因就是因为有些地方就无能为力而且使用起来比较麻烦看看在C++中是怎么动态管理内存的吧: 1. 操作内置类型

1.0.png

1.1.png

注意:申请和释放单个元素的空间,使用new和delete操作符,申请和释放连续的空间,使用new[]和 delete[]

2. 操作自定义类型

1.2.png

1.3.png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会调用几次构造函数呢? 7次?还是8次? 我们看看编译器怎么说:

1.4.png

真相大白,是7次。 为什么会是七次而不是八次呢?我们后面再说。卖个关子 哈哈哈

operator new与operator delete函数

new和delete是用户进行动态内存申请和释放的操作符,operator new 和operator delete是系统提供的 全局函数,new在底层调用operator new全局函数来申请空间,delete在底层通过operator delete全局 函数来释放空间。 我们看看在库里面他是怎么实现的:

1.5.png

1.6.png

通过上述两个全局函数的实现知道,operator new 实际也是通过malloc来申请空间,如果malloc申请空间 成功就直接返回,否则执行用户提供的空间不足应对措施,如果用户提供该措施就继续申请,否则就抛异 常。operator delete 最终是通过free来释放空间的。 注意:operator new和operator delete用户也可以自己实现,用户实现时即可实现成全局函数,也可实现成类的成员函数,但是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实现,除非有特殊需求。比如需要跟踪内存的申请与释放时:

1.7.png

new和delete的实现原理

1 内置类型 如果申请的是内置类型的空间,new和malloc,delete和free基本类似,不同的地方是:new/delete申请和释放的是单个元素的空间,new[]和delete[]申请的是连续空间,而且new在申请空间失败时会抛异常,malloc会返回NULL。

2 自定义类型 - new的原理 1. 调用operator new函数申请空间 2. 在申请的空间上执行构造函数,完成对象的构造 - delete的原理 1. 在空间上执行析构函数,完成对象中资源的清理工作 2. 调用operator delete函数释放对象的空间 - new T[N]的原理 1. 调用operator new[]函数,在operator new[]中实际调用operator new函数完成N个对象空间的申 请 2. 在申请的空间上执行N次构造函数 - delete[]的原理 1. 在释放的对象空间上执行N次析构函数,完成N个对象中资源的清理 2. 调用operator delete[]释放空间,实际在operator delete[]中调用operator delete来释放空间

定位new表达式(placement-new)

定位new表达式是在已分配好的原始空间中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一个对象。 使用格式

new (place_address) type 或者 new (place_address) type(initializer-list) place_address必须是一个指针,initializer-list是类型的初始化列表 使用场景: 定位new表达式在实际中一般是配合内存池使用。因为内存池分配出的内存没有初始化,所以如果是自定义 类型的对象,需要使用new的定义表达式进行显示调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 看个例子:

1.8.png

1.9.png

本文转载自异步社区。

原文链接:https://www.epubit.com/articleDetails?id=Na1f19aae-0a72-46bb-b7b9-86b6d8361e6e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