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工程师有哪些发展路径

举报
Tracy 发表于 2019/09/01 10:24:58 2019/09/01
【摘要】 也许是现在,也许是未来,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操心未来的职业发展。可当我们抬起头眺望远方的时候,却发现总也看不清。于是,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前人都去了哪里呢?多年前的那些工程师现在都在做什么呢?也许,他们的去向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指引。我一直希望能够帮技术人整理一份职业发展路径的清单,好让技术人在碰到职业选择困惑的时候,可以像看菜单一样有所参照。前不久的一次聚会,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老知道人”...

也许是现在,也许是未来,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操心未来的职业发展。可当我们抬起头眺望远方的时候,却发现总也看不清。于是,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前人都去了哪里呢?多年前的那些工程师现在都在做什么呢?也许,他们的去向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指引。

我一直希望能够帮技术人整理一份职业发展路径的清单,好让技术人在碰到职业选择困惑的时候,可以像看菜单一样有所参照。前不久的一次聚会,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

“老知道人”是我们对百度知道早期团队成员的一个称谓。“百度知道”是一个知识社区,于2005 年11 月正式发布。我怀着对这个产品的无比喜爱,以及对百度“让人们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使命的高度认同,于2005 年12 月加入“知道”团队,成为一名后端工程师,因此我对2005~2008 年“百度知道”的工程师都非常熟悉。当然,都是十多年前的同事了,虽然大部分都已不在“知道”团队,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这个产品的深厚感情,依然自称“老知道人”。

“老知道人”每年都有一次聚会,只不过这一次聚会,我把它作为一个跨越了10 年的比较完整的“样本集”,进行了一个小调研:大家都曾经是工程师,典型的技术人,10 多年过去了,现在都在做什么呢?

尽管这个“样本集”过小,只有20 个人,却是跨越了10 多年的互联网领域里很典型的一群技术人。

经过整理归纳,我发现当年这批工程师如今大体分布在四个大类的八个方向,

如表1-1 所示。

1.jpg

技术类

主要包含两个大方向:架构师和技术专家(或科学家)。

  1. 一个方向侧重于“广”,着眼于技术的整体性、架构性,关注业务整体的解决方案,我们姑且称为“架构师”,厉害的架构师会成为“首席架构师”,承担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方案总设计师的角色。他们常见的作品有社区类服务架构、云存储服务架构、搜索架构、电商服务架构、数据平台架构等。每一个产品背后都有一位或几位技术架构师,他们关心技术本身,更关心技术如何服务好产品和用户。

  2. 另外一个方向侧重于“专”,着眼于某个专项技术的深度、专业度和精细度,我们姑且称为某领域“技术专家”或“科学家”,比如常见的有图像技术专家、语音技术专家、机器学习专家、推荐算法专家等。他们是某个特定专业领域里的“武林高手”,成果往往会被应用在某个专业的技术服务上,一般并不负责用户产品的完整技术方案。

大家都对日常使用的计算机很熟悉,其制造过程,一般先由芯片生产商生产CPU、内存,板卡生产商生产主板、显卡、声卡等这些专业的组件,生产商对这些组件的专业度负责;然后再由计算机生产商把这些组件装配成计算机,并对计算机的整体功能和用户的体验负责。这很类似于我们上述的两个技术方向:专家侧重于技术专业性的保障,而架构师侧重于整体技术方案及产品交付的保障。

管理类

管理类也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即技术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有人认为职业经理人是技术管理者的更成熟阶段,但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选择。 1. 技术管理者。这个方向很自然,就是从工程师到技术团队的一线经理,再慢慢做到部门经理等二线经理,然后是某个大技术体系或整个技术部的技术副总裁,如果还包括产品、设计等所有“产品交付”类团队,就成为一个常规意义上的CTO。但总体上,他们都属于技术管理者。

  1. 职业经理人。之所以叫职业经理人,是因为这类管理者不限于管理技术类团队,而是往往更关注业务。很像是某个业务的CEO,负责一个完整的业务团队,有些公司也叫GM(General Manager)。这个角色不会限定在某个具体业务,而是可以根据公司需要去负责其他新业务,迁移性比较强。职业经理人虽然关心一个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但本质还是属于高管范畴,在公司整体框架下工作,而不是像公司创始人那样对整个公司有掌控力。

创业类

创业类对于技术人来说,也有两个方向。 1. 一个方向是作为创始人牵头创业,做领头羊。创业成功后就成为我们所说的“企业家”,像李彦宏、马化腾等,他们是技术人牵头创业的典范。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服务这些技术方向的大热,也催生出很多技术出身的CEO,在擅长的技术领域里开疆拓土,挥斥方遒。比如“老知道人”中的桑文锋就是神策数据的创始人,相信你身边也有不少技术出身的CEO。

  1. 另一个方向是作为技术合伙人或技术高管全盘负责公司的技术,以技术管理为公司“定国***”。几乎每一个比较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角色,比如当前互联网第二梯队中,美团的穆荣均、滴滴的张博、头条的杨震原等,都是这个方向上的优秀代表,其中穆荣均也是“老知道人”。事实上,这个方向上的成功案例远远不仅于此,大部分独角兽公司的背后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技术合伙人。你也许会问,技术合伙人的方向和技术管理者的方向有什么区别吗?看上去都是“技术高管”。

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技术合伙人是从公司早期就作为创业伙伴和创始人一起创业并做到高管的,其核心是共同创业;而技术管理者往往在一家比较成熟的公司做管理,其核心是管理。这其实是两个非常不同的职业方向。

  • 关于“技术合伙人”,我前面列举的都是比较成功的创业案例,这只是为了方便我们理解。而现实中,大部分的创业是“尚未成功”的,所以技术合伙人面临的更多的是创业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他们在大部分时间内的角色都不是管理者,而是创业者,只不过是“恰好”分管技术管理而已。

  • 关于“技术管理者”,这里是指“管理类”中的这个狭义的技术管理者,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技术管理,其工作视角、工作方法和技术合伙人有很大的差别。至少,他们不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去谋求公司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因为他们不仅没有这个意愿,而且无法承担这样做带来的风险—毕竟,公司不属于他们。

你可能还会问,为什么要把“创业者”和“技术合伙人”也区分为两个方向呢?他们不是都怀着创业的心态吗?原因是这两个角色的职责差异很大,对能力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因此他们的“技能清单”有很大区别。因此,我们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将其分为两个方向。

顾问类

顾问类的两个方向离得有点远:投资顾问和管理顾问。 1. 投资顾问,也就是做投资人,有做投前的,也有做投后的,基于对一个创业团队和项目的完整判断,从“外围”以资本运作和投后服务来支持创业公司发展。他们在做投资人之前,往往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如果说起和百度知道有关的投资顾问,有百度风投的齐玉杰、清流资本的王梦秋和陈韫敏等,之前都是百度技术部的高管曾经直接或间接管理过百度知道团队。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曾经是百度的工程师,典型的技术人。

  1. 管理顾问,也就是提供培训、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做人力发展和组织发展。这个方向是从“内部”通过支持公司内的管理者和HR 来支持公司的发展。他们往往以多年的管理经验、理论研究、教练和培训技术为依托。目前,“老知道人”在这个方向上的人是最少的,只有我一个。而且,仅仅一年前,我还是创业公司的技术高管;5 年前,我是百度的一名部门经理。所以,我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位“技术管理者”。

上面这8 个方向,就是10 多年前的“老知道人”如今的职业发展情况。那么,除了上述8 个方向,工程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发展路径呢?显然是有的,如技术网红、技术媒体人,还有抛开技术的各种“断崖式”转行:专职理财、继承家业、全职奶爸奶妈、周游世界等等,这些情况过于个性化,很难被借鉴,所以不在我们的探讨范围内。

你可能会好奇这20 个“老知道人”的分布情况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各个方向的占比,如表1-2 所示。

2.jpg

综合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如下三个特点。 - 整体分布情况比较分散,大家10 年后都有了自己的选择。 - 技术管理者和创业公司的技术合伙人相对集中,两个方向加起来超过一半。 - 10 年后仍坚持做技术的比例较低,在20%左右。

当然,这个样本量很小的“样本集”无法代表整个互联网行业技术人的发展情况。但这也许能给你一些感性认识,这四大类八个方向也许对你有参考价值。进一步想,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对技能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呢?换句话说,如果想选择一个方向发展,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和积累呢?我们说,技能往往只是手段,不同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输出方式,只要有利于你最大化地输出你的价值的技能,都是好的积累,这里并没有一定之规。但是,不同的发展方向的确有一些通用的视角和技能,如表1-3 所示。

3.jpg

提示:

表1-3 仅仅作为提示和启发用,因为这个“技能清单”既不充分,也不完备,不同的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调整和完善,形成自己专有的“技能清单”。

表1-3 中这些“技能清单”,用的都是很“大”的词,看起来有些笼统,我们理顺一下大体的逻辑。

  1. 开始,我们作为工程师,需要有很好的技术实操能力,这是作为工程师的职业素质。

  2. 慢慢地,随着我们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并不断提升整体架构能力,于是,我们成为架构师;而如果我们对某个专业领域的技术越来越专精,就会成为技术专家或科学家。

  3. 当然,我们也可以不断拓展自己项目管理能力和带团队的能力,这样我们会成为越来越高级的技术管理者。

  4. 接下来,如果选择自己做一番事业,可以去创业公司做技术合伙人。

  5. 随着越来越关注行业发展、商业逻辑、公司经营,我们就慢慢拥有了职业经理人和公司创始人的视角。

  6. 随着越来越关注资本运作以及资本产生的价值,我们就会从投资人的视角去看待各行各业和整个社会。

在这里,我们是按照视角的迁移和能力的扩展来阐述整个过程的。但是作为每个具体的个人,其职业发展却并不需要完全历经这个过程,也并没有“越后者越高级”的说法。对你而言,如果最终停留在自己喜欢和认同的角色上,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无论走哪条路,有些能力是共通的,比如规划、带人、沟通、执行等管理能力覆盖了全部八个方向。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区分“技术管理能力”和“技术管理岗位”这两个概念。有些人可能出于兴趣、机遇等各种原因不会去选择做“技术管理岗位”,但“管理”作为一项综合能力,是未来职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即便我们不做管理者,也免不了和管理者合作。只不过角色不同,对“管理”能力需要掌握的程度不同。

总而言之,对于技术人来说,无论我们是否做技术管理岗位,几乎所有的职业发展,都围绕着技术和管理这两条腿在走路,一条腿是走不远的。通过前面四个大类八个方向的探讨,我们大体了解了多年前的那些工程师各自的去向。

本文摘自刚刚上架新书《知行 技术人的管理之路》,作者:刘建国。

4.jpg

  • 极客时间专栏《技术管理实战36讲》增补版图书

  • 互联网技术管理教科书,互联网管理理论与实践总结

每一本书都需要明确回答一个问题——要对谁讲述一件什么事?本书也不例外。

作为一本探讨技术人如何做管理的书,本书适合所有的技术人阅读,因为技术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和管理者打交道,而且很多技术人或早或晚会成为管理者;本书也适合所有的管理者阅读,因为各种场景的管理逻辑都有共通之处。事实上,本书内容已经得到很多非技术背景的创业者、产品经理、销售经理、HR、管理顾问和培训师的好评。当然,如果你兼具“技术”和“管理”这两个属性,而且恰好处于以下某个状态,本书探讨的内容会更让你感同身受:

  • ★你是一位想做管理的“有志”工程师,却不清楚如何去努力;

  • ★你是一位被要求带团队的架构师,却一时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 ★你是一位新上任的管理者,希望快速掌握管理要领;

  • ★你做了多年管理,希望提炼和梳理系统的管理方法论;

  • ★你希望助力技术管理者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无论你是想做管理的技术人,还是技术团队的管理者,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本文转载自异步社区。

文链接:https://www.epubit.com/articleDetails?id=Na80c01b9-dcc4-460e-a860-96fc322ec8fa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