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展翅】华为云MVP张磊:替代x86,华为鲲鹏适配的苦与乐

举报
我们都是云专家 发表于 2020/08/29 16:49:52 2020/08/29
【摘要】 当前,随着摩尔定律的放缓,算力瓶颈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桎梏,传统x86架构功耗大、计算机硬件利用率低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态势下,计算平台的架构创新愈发重要。 与此同时,在移动端叱咤风云的ARM架构,凭借其算力和性能优势,逐渐将触角伸到数据中心。从x86迁移到ARM架构的服务器,自然也成为不少企业的首选。 一直在能源领域做软件开发的张磊,是最早嗅到这种转变的技术专家,不过在实际项目应用中却

当前,随着摩尔定律的放缓,算力瓶颈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桎梏,传统x86架构功耗大、计算机硬件利用率低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态势下,计算平台的架构创新愈发重要。

与此同时,在移动端叱咤风云的ARM架构,凭借其算力和性能优势,逐渐将触角伸到数据中心。从x86迁移到ARM架构的服务器,自然也成为不少企业的首选。

一直在能源领域做软件开发的张磊,是最早嗅到这种转变的技术专家,不过在实际项目应用中却有些一筹莫展,直到接触华为TaiShan服务器。

从冒险尝试到成为业务首选,华为鲲鹏也凭借技术实力一步步“虏获”了这个技术痴迷者的芳心。

 

 

学习型程序员,痴迷于技术

张磊属于典型的学习型程序员,平时话不多,喜欢钻研最新的技术。

2000年,还在读大三的他就获得了软考高级程序员水平证书,当时,整个青岛一年通过的可能就十多个人。

进入职场以后,张磊一直从事技术研发方面的工作,而且仍然保持着上学那会刻苦钻研的学习劲头。

比如由于技术需要,仅开发语言他就钻研了10多种,包括PowerbuilderDelphiC#JavavbscriptJavascript等等。为了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张磊还去考了PMP国际项目管理专家的证书。

张磊有一次和同事聊到将来如果不用为挣钱工作,自己最想干什么。他的回答是还和现在一样,继续做软件研发,这是他最大的兴趣所在。

也正是因为对软件开发的痴迷热爱,在后期张磊决定将业务迁移到华为TaiShan服务器时,多了份果敢和坚定。

 

 

寻求硬件的自主可控,与华为鲲鹏相遇

从事软件研发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张磊做过多个业务方向。其中时间跨度最长,就是他当前在做的能源和节能领域的管理平台开发。

能源领域的特点是牵涉到的方向比较多,从软件开发、硬件开发到系统控制和现场施工调试,每一方面都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这期间,张磊从头开始组建过两个研发团队,最早的研发团队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MS 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开发的,开发语言是C#,这也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开发方式。“当时我们还挺成功的,占据当地能源市场最大的份额,也进入了当地大部分热力公司。”

2018年是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年末,由于业务关系,他们需要在能源领域的另一个方向开发新的平台,但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中美科技战拉开了序幕。

鉴于此,张磊组建新的研发团队时就完全抛弃了Windows平台,使用全开源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来进行开发,开发语言也转向了Java

回忆这次转型,张磊觉得挺成功的。

“整个平台没有使用任何国外的商业软件,操作系统使用Centos,关系数据库使用MySQL社区版,文档数据库使用MongoDB社区版,中间件使用Redis,业务应用完全自研,在软件层面做到了自主可控。”

但即便如此,依然存在一个潜在的隐患:平台部署的云端服务器依赖于x86架构。能源领域关系到国计民生,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所有风险都要做到可防可控,张磊不得不早作准备。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他查了很多相关资料,研究比较市场上各种替代方案,最后决定采用华为鲲鹏架构的服务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替代x86,华为鲲鹏适配的苦与乐

在当时的环境,张磊作出这个决定也是挺冒险的,最开始做华为鲲鹏适配时,他也遇到不少困难。

首先就是如何获取华为鲲鹏架构的服务器,当时华为云提供了免费的华为TaiShan服务器试用,但是试用的服务器配置比较基础,只有24G。然而张磊的平台有十几个微服务,所以只能采用微服务轮流启动的方式来初步验证平台和华为鲲鹏架构的适配性。

巧的是,张磊这时了解到华为云的华为鲲鹏凌云伙伴计划和解决方案伙伴计划,就申请了这两个计划。最终,在凌云伙伴计划的支持下,张磊开始对公司产品《能源管理与能耗分析平台》的全方位适配性测试。

进行产品适配的时候,他动员了设计、前台、后台、测试等各个岗位的同事进行配合,按照适配要求做整改,测试功能性、安全性以及性能,大大小小的更改有一百多项,最终发布了三个自测报告。

整个过程中,张磊对华为提供的技术支持非常满意。

他表示,“华为对接人员给予了及时、高效、专业的支持,对整个测试需要的所有资源和服务,都免费足额提供,从而可以最快速的完成测试工作。”

自测完成后,华为实验室对接人员对平台进行了严格的测试,经过双方多次沟通后,平台最终通过了联合测试,获得了华为鲲鹏兼容性认证。

另外,张磊提交的《温控终端智能控制系统》也获得了兼容性技术认证书。

张磊强调,“通过兼容性认证只是证明技术能力的一种手段,最终目的还是在实际项目中使用”。

他举了个案例,他们在某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个院区实施了华为鲲鹏架构项目的落地应用,该项目部署在华为云华为鲲鹏架构的服务器上,直接使用华为鲲鹏架构的MySQL Redis,依赖的MongoDB数据库同样部署在华为鲲鹏架构ECS上。整个项目完全不依赖任何x86架构的服务和组件。

最终,项目实施的很顺利,压力测试显示:复杂操作在压力高峰时依然能保证两秒内响应,普通操作在一秒内就可以响应。

而这次项目成功的经验也极大增强了张磊和团队对华为鲲鹏架构的信心。

“实际处理效率比我们最乐观的估计还要好,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整个平台的投入比x86架构也明显减少。公司决定以后的项目里把华为鲲鹏架构作为首选,在更多的项目里优先使用它。”

张磊迈出第一步后,未来就是华为鲲鹏迁移适配的康庄大道等着他们了,而他们也为能源领域的技术自主化按下了快进键。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