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真的没有定位不出来的问题吗?

举报
技术火炬手 发表于 2019/11/15 11:43:07 2019/11/15
【摘要】 一转眼来到华为已经4年了,从最初的代码开发到现在的研发维护,作为一个社招进华为的员工,对不同企业的文化、质量追求和践行方面,有着更为直观和强烈的对比感受。我在华为的这些年,也算是我对华为质量文化理解和践行之路吧。“颠覆三观”的slogan华为质量文化对我的第一次冲击,莫过于刚入职编码开发的时候,当时西研所对代码合入提出的slogan是要求“一次把事情做对”(Right at First Ti...

一转眼来到华为已经4年了,从最初的代码开发到现在的研发维护,作为一个社招进华为的员工,对不同企业的文化、质量追求和践行方面,有着更为直观和强烈的对比感受。我在华为的这些年,也算是我对华为质量文化理解和践行之路吧。

“颠覆三观”的slogan

华为质量文化对我的第一次冲击,莫过于刚入职编码开发的时候,当时西研所对代码合入提出的slogan是要求“一次把事情做对”(Right at First Time,RFT)。对于以前习惯了“顺畅”编写代码,bug主要依赖测试发现的我而言,心里难免会吐槽“怎么可能?又不是装配机柜!”

但我神奇地发现,当团队把这个规则化之后,所有人都遵从,自己竟然也不知不觉中,花了很大的力气对自己的代码进行检视,于是我最初开发的几个小特性,真的做到了“一次把事情做对”。

时至今日,我已经理解,纯粹意义上所有人每一次都RFT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一个高悬头顶的牵引目标,让每个人对自己的代码负责,在集体的合力下,不知不觉中就会提升整体的软件质量。

没有定位不出来的问题

转到研发维护之后,我就有了新的视角:在研发编码者的眼里,产品就是一个“美人”,而他还在不断进行涂抹(增加特性),让她变得越来越美;而在研发维护眼里,产品是一个布满裂痕的“陶瓷美人”,每一天每一个外报的问题,都在增加美人的裂痕,他小心翼翼地诊断并修复这些裂痕,让她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所以研发维护对产品质量更有发言权。

那时的我还是个“小萌新”,就被安排了一个内部疑难问题:一个极端的测试场景下(大容量、冲包、多脚本反复登录查询等),某一次主备倒换命令没有生效,这远不是一个必现问题,后面测试表明它的概率低到反复运行1周才可能出一次的程度。

经过两天的折腾,我认清第一个现实:基本的定位方法套路根本定位不出来,这绝对是一个五星级的疑难问题。再经过三天认真反复地阅读这块相关的复杂代码之后,我已经开始感到前路艰难。那几个模块,几十万行代码仿佛在无声地嘲笑我不自量力。

怎么办?找前辈呗,前辈给我一句话“在我司没有定位不出来的问题”,然后鼓励我继续努力。“what???”我彼时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既然如此,那就耐下心来研究吧。手动运行效率太低,那就找测试一起搞自动化脚本来运行;一台设备出现的概率低,那就多增加几台设备来放大概率;既然代码复杂,涉及的模块众多,就专门梳理了一个巨大的模块函数调用关系图表,然后在关键路径上不断打补丁来监控。

那段时间我已经快要魔怔了,每天搞到晚上12点多才离开,有时候甚至凌晨2点,一周下来,甚至有一次睡觉做梦都梦到这个问题定位出来了。反正我是和它杠上了。

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我就在失望、绝望、麻木,继续鼓起勇气、再失望、继续硬着头皮坚持中度过。在多次摇摆的时候,那个引路的前辈总是很温和地鼓励道“再认真去试一下”,“在华为没有定位不出来的问题”。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突然发现了问题的实质是主备消息概率丢弃,于是使用了一个查询备板cpu的命令代替了主备倒换,立马复现概率大增。然后又是持续不断地从上层模块逼近底层模块,最终确认问题。

这个问题的定位,对产品质量做出了重要提升,也收获了周边同事的认可,我也感觉自己作为公司的“一枚螺丝钉”,也终于拥有了“合格”的质量标签。

一年之后,我在深圳机场看到华为那张“芭蕾脚”的广告的时候,引起强烈的共鸣,外界只看到华为的光芒万丈,只有你明白每一个凌晨天刚破晓才走出公司大门背后的付出。

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极其艰难的质量问题。我仍常想起当年前辈的那句话“在华为没有定位不出来的问题”。这是真的吗?如果简单点头,那就太唯心了,但是这不妨碍它作为高悬头顶的质量指引,让我们在面对无数无比困难的问题时候,逆流而上,持续投入,发现并修复一个个质量缺陷。

image.png

▲团队攻关

给徒弟的一课

时间流逝,“萌新”升级成老员工,然后又变成了带徒弟的“师傅”。我在带徒弟的时候,也把自己感受到的质量的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他们。

我总会在让徒弟们掌握了基本的流程、技能、处理了部分基础问题之后,在转正之前,安排其去处理一个疑难问题。在他感觉绝望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一句“在华为没有定位不出来的问题”,“再继续深入挖掘一下”的鼓励,也会和他一起看代码;在他松懈的时候,我也会给他压力。让他竭尽自己所能,综合运用他所有的技能和能力,发展自己的工具和方法,发现定位过程存在的DFX(面向X的设计)不足,在反复折腾之后搞定问题。我想这是我给他最重要的一课了。

“不经历艰难困苦,何来玉汝于成”,不知不觉中,自己也成了华为质量文化的拥护者和传播者,我也衷心地希望这种更高质量标准的薪火能够持续不断地传播下去。

image.png

▲我和徒弟

万紫千红才是春

现在,我成了一名最基层的小组长,此时摆在我面前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个小团队打造成都具备高质量目标的集体。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编写一个标准化的新员工入门教程,明确了本岗位新人所应该具有的知识、流程、技巧等。应用实践该教程,确保每个新人在度过转正期之后,都具备了成为华为产品质量品质捍卫者的能力。第二措施是强化反向推动,每个重大或疑难的问题之后,都要进行必要的复盘:这里的DFX能力是否不足,不足则提负向需求;这里是否存在优化空间,存在则提交在研优化;这里是否需要举一反三,需要则提起清零排查;这里是否能力短板,有则快速交流普及。

我意识到,质量之路不是一个人走的道路,它更需要全员参与,强化意识,当团队的每个人都把质量意识和动作融入自己的血液,形成本能的时候,我们的产品质量自然就能不断提升。

image.png

▲我们战队小队

《论语》有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华为,正是在更严格的质量标准、更高的质量目标的牵引之下,“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在一群具有相同质量文化意识和目标的奋斗者的努力之下,持续打破自我极限,厚积薄发,才有了超越对手的产品品质。

1573789345154678.gif

本文来自《华为人》·人荐人爱电子刊,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转载文章,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